新形势下电力计量标准化探讨刘锦华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4期   作者:刘锦华
[导读] 电力计量是衡量企业管理效益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
        摘要:电力计量是衡量企业管理效益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从表面来看实现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和应用是容易完成的工作,但实际上电力计量工作在实施时十分的复杂繁琐,并且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工作内容中最为重要的技术规范、工作规范以及管理规范,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标准化的电力计量,能够大幅度提升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准,也能够让电力计量工作展现出更高的可持续性,所以对于电力工作来说,电力计量工作是十分核心且基础的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发展对客观发展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保障供电的质量与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对供电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管理能力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通过准确的电力计量可以提升供电服务的满意度。但是,电力计量标准化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为此,应展开深入的探究,以便更广泛地推广电力计量标准化,为实现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1]。
1、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应用重要性和当前的问题
        1.1、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在近些年来对于电力工程设施的建设方面给予了更多关注,在经济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加大了管理的力度,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更能够促进其他行业更加快速的发展。虽然我国电力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但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用电紧缺的情况。电力能源供应不足是当前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束缚的主要原因,因此电力能源紧张不是单纯的社会问题,也是国家的经济问题。电力计量技术在电力供应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我国在认识到这项技术重要地位的同时也颁布了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约束,保证电力计量技术能够更加健康和稳定的发展。我国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促使用电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用电形式愈发多样,这对于电力计量技术来说也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2]。
        1.2、电力计量技术的问题
        电力计量技术标准化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电力能源供应紧缺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而愈发严重,尤其是对于一线城市来说,电力能源紧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造成阻碍。电力计量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时期,随着对这样技术的深入研究,全面、智能、系统和实用是其展现出的新特征。节能减排是各行各业都在推行的发展理念,在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力计量技术所具备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使人力、物理及其他资源更加节省,为电力计量工作者提供巨大的帮助。高效的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离不开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及应用,但我国当前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理想,所以为使用户更加信任电力企业,简化繁琐的工作内容,提高电力企业的各方面效益,必须要完善和优化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及应用。
2、电力计量的基本特征
        2.1、技术性
        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电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现如今其作为一种商品形式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到供给者和受用者两个方面,在对电力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采用电力计量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人员来进行操作,同时还需要采用专业的仪器设备,这就说明电力计量作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性[3]。
        2.2、服务性
        商品的本质决定了电力能源具有服务性的特征,消费者在享受电力服务的同时,会反馈出相关的信息,体现出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与服务效果。因此,针对电力能源的特性,电力计量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针对电力能源消费展开运作的一项工作,其服务性的特点也十分突出。


3、电力计量标准化的实现措施
        3.1、管理标准化
        以《电力法》、《计量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电力计量工作的行为准则,将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于电力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法制宣传。电力企业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从电力计量现场管理、定期检查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技术的管理等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规章制度,并将这些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于电力计量工作的各环节。部门间相互制约,加大交流、配合程度。建立健全关于电力计量的档案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由专人负责检查,从而提升电力计量管理的记录、资料、证书以及图纸等档案的管理水平。提高对对应台账的管理,保证数据库中的资料更新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做到对应台账的动态管理,从而为电能收费工作提供支持[4]。
        3.2、实现电力计量管理体系标准化
        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是保障电力计量管理工作规范落实的基础,从电力计量工作的特点来讲,需要基于现代化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才能保障其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基于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为电力计量工作整个运作过程展开规范化的指导,能够及时将冗余以及不具备实际意义的制度条款剔除,将与电力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废除,优化整个管理过程,逐步促进电力计量工作朝着动态化、全过程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配合监管机制,保障电力计量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让企业内员工以及社会大众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进行监督,不断提出优化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建议,有效提升电力计量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3.3、对电力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电力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加强对电力计量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保障我国电力行业的正常发展。我国电力计量技术发展较晚,相关的管理经验以及技术经验还不是特别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所以为了提高电力计量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开展相关的研发工作,比如对计量设备核心的运行元件进行研究开发,提高电力计量的准确性;第二,进一步提高电力计量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使计量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第三,加强设备在工作当中的保护措施,延长设备使用的寿命;第四,提高通信模块的智能化水平,能够对电力计量设备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提高电力运行过程当中的安全性。
        3.4、充分利用新技术与新方法
        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来说,创新思维都是巨大的推动力,对于电力管理工作来说也不例外。将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应用于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起到提升作用,更能够保证工作效率,是有效、科学的标准化管理方法。电力计量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以及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这需要企业定时的对其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企业要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鼓励电力计量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研究,除此之外,要注重技术方面以及经验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让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让新技术与新方法更好地推广和应用[5]。
结束语
        保证电力计量工作的工作效率,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需要重视电力计量工作,不断推进电力计量标准化的管理与应用,从业者也应为此不断努力,从而促使电力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浩田.新形势下电力计量标准化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9):65-66.
[2]王天祥,孟虎.新形势下电力计量标准化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4):243-244.
[3]汤野.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23):117.
[4]郝新.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18):238.
[5]罗晓玉.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8(03):21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