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毛军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毛军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中人们生活压力逐渐增加,快节奏强压力下人们逐渐偏爱乡村采菊篱下、悠然南山的生活方式,因此一些充满浓郁乡村气息景观逐渐被加入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去。
        江苏科宇古典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7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中人们生活压力逐渐增加,快节奏强压力下人们逐渐偏爱乡村采菊篱下、悠然南山的生活方式,因此一些充满浓郁乡村气息景观逐渐被加入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去。乡村景观设计是当下时代对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大有逐渐成为园林规划设计主流的趋势。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和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到十七大城乡统筹,十八大又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到现今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系统的乡村景观研究也尤为迫切,乡村景观也已经逐渐地融入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在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当中,融如乡村景观具备可行性,一方面因为乡村中的自然资源如梯田,可以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源泉,另一方面乡村中的传统民俗文化、设施小品、特色植物可以丰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元素,传承文化,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
        1乡村景观设计的主要特征
        ①提升乡村经济水平。乡村风景的建设能够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所以进行乡村的景观风景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来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乡镇地区已经有着较大的发展,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城市化,城市化不仅仅体现在为人们提供较好的教育医疗水平,更体现在舒适的生活生存环境,而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正是落实这一规化,提升乡村的形象,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为乡村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②人为参与景观设计与建设。乡村景观主要与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有关,所有的景观都是由人为因素决定的。自然景观与人工设计相结合,即在人类日常生产和发展中以最少的消费和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交换,以重现自然环境的本源面貌,最初的目标是创造农村景观,最终的目标是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③景观的变化性较大。乡村景观在国家的地区差别很大,这使得乡村景观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农村生活质量、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农村人口的发展,其与农村地区的联系将会改变,并成为农村发展提供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景观将会不同,形成自然景观,具有当地的风俗特征。
        2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应用原则
        开放性原则。所有景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都必须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尽量设计一些符合现阶段人们审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景观,与时代的发展需求相符合。园林设计师在风景园林设计规划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开放性的原则,既要对农民开放,还要对各种艺术形式开放。要严格地对开放程度合理控制,防止出现毫无限制地利用和开发乡村景观的现象,避免破坏乡村景观所蕴含的自然和文化特色。合理规划与保护原则。在风景园林设计规划过程中应用乡村景观,不仅要合理科学地抽取乡村景观元素,还要充分保护这些乡村景观元素。园林设计师要高度注重对这些元素的保护,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真正价值。比如农民在耕地时,要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耕地的损害,因为农村耕地在农村景观中是一个独特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建设我国新农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园林设计师更要格外地注意。如果乡村景观中的自然地貌、地形和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基本上无法进行修复,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和规划时必须从多个方面考虑到这种情况,最大限制地减少乡村景观元素的破坏,并能够坚持保护和规划的原则。
        2.2乡村的景观元素的应用
        乡村景观中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可以勾起人们记忆和浓浓的乡愁。

对乡村景观元素进行梳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乡村生产性工具,如水车、簸箕、锄头、犁等,这些承载着曾经生活在农村的人的记忆,容易让人对场地产生共鸣;其二,乡村的植物,如水稻和小麦等生产性植物、杏和梨等乡村果木、禾本科等充满野趣的乡土植物;其三乡村的动物,如羊、牛、鹅等;其四,乡村名俗文化等。具体应用案例如南京江宁谷里新塘村在村庄改造过程中打破常规,没有去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的以村庄的主导产业“蜂蜜”为出发点,乡村景观以“蜜蜂”为主题,取名“蜜蜂村”,村庄中以卡通蜜蜂创作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地域景观。改造后的村庄由于其特色,吸引到不少游客前来观光,使养蜂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3有利于展现变化的风景
        自然界中的景观复杂多样,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就会看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景观,为诸多的奇观叹为观止。但大部分的人的意识形态里认为,自然界中的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殊不知,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世界,稳定性很强,不会轻易产生变化。这就促使一些人对此产生追崇心里,并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许多人的意识形态被改变,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建设中,将最原始的静态景观设计成动态景观。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此举真实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向往,想寻求更多更直观、更美的东西。因此,怎样把最原始的静态景观设计成动态景观,是相关建设人员的研究重点。另外,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五湖四海为一家的国内环境促使了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将这些不同文化地区的景观和城市景观融为一体,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加速了我国国内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多元化发展。
        2.4援引自然
        现阶段,大多数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后期人为主体的修缮和改造,因此也保留着较为浓厚的人工气息,而人工类景观尽管在结构上较为规整且统一,但相较于原生态景色而言,也缺少了必要的特色,多了几分刻意为之的改造。有部分园林由于过于追求外在景观的美感,大量堆砌精雕细琢过后的建筑,因此在观赏上反而造成了群众的审美疲劳,也丧失了原本的特色和美感。因此,相关主体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原始乡村自然风光的援引和保留,要重视树木、花草、河流、山石等自然景色同园林中人工建筑的相得益彰。要为天然植物的生长保留充分的空间和余地,并且相关主体也应当充分尊重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避免人为因素对其外观结构带来过于明显的改造,以此来促进自然景观的生长和发育。总而言之,相关主体要重视将乡村自然元素引入以建筑园林的构建中。
        结语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地变化发展,必须要加快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乡村景观就是将乡村劳作、乡村文化与大自然和谐发展,三者在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产生一些独特、自然的景观,这些景观不但可以将我国的传统农耕文化通过有效途径和渠道展现出来,还能明确地展现出现代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画面。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乡村景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根据当地的风情习俗设计成不同的文化形式,注入新的元素。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引入乡村景观,不但可以净化城市空气,还可以推动城市的经济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城市居民进一步了解农业的生产,更好地宣传乡村文明和文化。园林设计师为了让人们能够在生态环境下得以满足,就必须要加强园林设计,通过乡村景观给园林设计师提供充足的灵感和设计元素,打造一个和谐友好的魅力风景园林。
        参考文献
        [1]祝自东.浅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0):86-89.
        [2]阮凌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0):96-99.
        [3]方朝晖.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价值分析[J].四川水泥,2019,(07):196-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