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其中建筑行业作为当前最为热门的行业,其发展速度尤为惊人,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阶段,钻孔灌注桩是较为常见的桩基础施工,通过建筑行业人员的不断探索,一种新的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桩基础施工工艺,后压浆施工工艺具有很多优点,可以对桩底和桩侧进行加固,提升单桩的承载力,提升了基础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
引言
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为了提升桩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控制好项目施工成本,加快项目建设周期,一般都会对桩基础施工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改良,下文笔者结合自己所在的项目具体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广西省梧州市藤县教育大道西侧藤县教育集中区建设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车库、4幢8层、2幢11层建筑。总建筑面积41993.83平方米。其中,地下19851.61平方米,地上22142.22平方米。本工程的桩基形式全部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其中,1幢11层、2幢8层住宅楼钻孔灌注桩桩基Φ800的桩254根,地下车库桩基Φ800的桩基402根,Φ1000的桩基91根,桩长15~25m之间。本工程主体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底端持力土层为(5-2)层全风化砂质砾岩、(6-1)层全风化花岗岩;钻孔灌注桩的设计直径为800mm的钻孔灌注后压浆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500kN,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为3000kN。
二、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是指在钻孔灌注桩成桩之后,通过对桩底和桩侧进行注入水泥浆,利用水泥浆对桩底和桩侧的沉渣进行置换和加固,使得桩底和桩侧的土质得到改善,提升其强度,这样可以提升桩侧的摩擦阻力,还可以提升桩底的承载力。根据相关检测数据显示,采用后压浆施工的灌注桩,其竖向承载力可以提升50%-120%,水平向承载力可以提升30%左右,同时其沉降量和位移量也减小了30%左右,正因为后压浆施工工艺的这些优点,使得其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中应用广泛。由于本项目对于桩基础的质量要求较高,在施工中采用后压浆施工工艺对桩基础进行优化施工,在开始施工前,要根据试验根据桩长来确定不同的压浆量,然后对每种不同类型的桩压浆,提升桩基础的承载力,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三、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主要控制参数
在钻孔灌注桩成桩之后,是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将水泥浆注入桩侧和桩底,那么如何确定水泥浆的配比和注浆量,这是后压浆施工工艺中的要点。在桩基础开始施工前,为了确定好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一般都会通过试桩来确定相关参数,确保后压浆施工工艺的合理应用:
1、水灰比
水灰比指的是水泥与水的含量,在后压浆施工过程中,注入的水泥浆的主要成本就是水泥和水,对于水灰比的选择一定要合理,通过试桩确定合理的水灰比。水灰比过大,水泥浆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水灰比过小,在注浆过程中可能出现离析等质量问题,影响注浆效果,所以要根据试桩结果选择正确的水灰比参数。
2、压浆量和压力
对于不同规格和不同类型的桩,一般压浆量都有所不同,压浆量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后压浆的施工工艺,一般都采用压浆量和压力两个参数共同控制压浆质量,在压浆过程中,要实时关注压力值的变化,如果如试桩确定的参数有差异,一定要深入分析原因,控制好压浆开始至完成的压力值。
四、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要点
结合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在进行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时,主要控制好的就是压浆过程中水泥浆液的压力及其质量,所以在施工中一方面要保证压浆管预埋的位置准确,另外还要规范压浆施工工艺,确保压浆开始至结束,压浆量和压力值都符合要求。
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1、压浆管的制作和预埋
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压浆过程的顺利进行,一定要保证压浆管的质量,为了避免压浆管被水泥浆液堵死,一定要优化其安装过程。首先要选择合适规格的压浆管,壁厚和直径都要满足要求;其次在制作压浆管时,要确定好其长度,一般要超过桩底50公分左右,并对下端注浆管进行开孔,使得注浆过程中的浆液可以到达桩底土层,对土层进行硬化固结,提升桩底土层的承载力。
2、压浆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压浆施工时,一定要确定好压浆施工顺序,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对于桩承台基础,一般对一个承台的所有桩进行注浆,按照由内之外的顺序进行注浆,这样可以避免注浆过程中对相邻桩的影响。在确定好合理的水灰比和注浆量之后,待混凝土桩体达到70%之后方可进行注浆,这样可以保证注浆效果,提升桩体承载力。
五、压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由于后压浆施工工艺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为了保证后压浆施工工艺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针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笔者结合自己所在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后压浆施工质量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1、钢管的连接问题和应对措施
钢管的连接问题是常出现的问题之一,主要是因为有些单位为了单纯的提高经济效益而采用了成本较低的焊接方式进行压浆钢管的连接,然而这种焊接方式很容易造成钢管壁被焊穿的现象。虽然钢管连接上了,但会有焊穿的孔洞出现,导致在浇注混凝土时,压浆管因为孔洞的问题会造成堵塞,最终无法压浆。如果无法压浆,则不能提高桩基的承载力,那么建筑物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在进行钢管连接时,宜采用丝扣连接的方式。并随时检查注水情况,确保水不流失。
2、注浆管道堵塞
在后压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注浆管孔道的疏通,一般在注浆施工前,需要对注浆管进行压水,这样可以冲开混凝土覆盖层,避免混凝土堵塞注浆孔道。
3、喷头问题和应对措施
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时,经常会出现压力值增大,但是注浆管的喷头仍然无法打开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喷头已经损坏,所以在注浆施工时,要实时关注注浆压力,如果压力值变化出现异常,要通过预埋的其他注浆管道进行注浆。所以一般要求预埋注浆管道时不少于两根。
4、终止压浆控制问题和应对措施
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如何确定压浆施工已经完成,这是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由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注浆过程的控制,是依靠压浆量和压力值两个参数进行确定的,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压浆量已经达到要求,但是压力值还没达到设计要求,这时候就需要观察现场有无水泥浆液冒出,如果有,就说明桩底和桩侧的水泥浆已经饱和,达到了注浆的要求,可以停止压浆。如果没有,则需要继续注浆,直至压力值达到要求或者水泥浆液冒出。
结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具有较多的优点,使得其在建筑工程项目桩基础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一定要掌握后压浆施工技术的原理和施工要点,在施工中控制好其质量,提升桩基础的承载力,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忠强.钻孔灌注桩桩后压浆施工工艺及效果[J].价值工程,2014(01):126-127.
[2]郑楷.北京市某超高层建筑基础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3.
[3]高振鑫.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2.
[4]何同明,左连强.浅析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03):45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