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贺文斌
[导读] 摘要:建筑砌体结构施工是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内容,在施工质量方面上要求十分严格。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其施工质量问题比较容易发生,所以要做到对砌体结构施工流程十分明确,通过对砌体结构所可能出现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在建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上,要做到质量控制标准的明确,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要对现场测量校验工作进行加强,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进度做到每层砌筑完成后都及时进行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12000
        摘要:建筑砌体结构施工是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内容,在施工质量方面上要求十分严格。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其施工质量问题比较容易发生,所以要做到对砌体结构施工流程十分明确,通过对砌体结构所可能出现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在建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上,要做到质量控制标准的明确,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要对现场测量校验工作进行加强,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进度做到每层砌筑完成后都及时进行检测。在施工质量的控制上,首先要保证所用材料是符合其设计要求,对常见质量问题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进而提高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砌体结构;施工质量;缺陷;防治对策
        1、砌体结构施工流程
        对于砌体结构施工按照基础的顺序进行划分,可按照所建筑物单元号的顺序进行,根据每个建筑单元号砌筑的时间,选择使用流水作业的方式。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根据控制轴线在砌体施工中,控制线要提前画出,在对墙体边线进行测量。在外墙砌体的施工中,上下楼之间的通线工作要做到位,保障外墙砌体是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在窗户边直线与每两层间的吊通线都要进行校核。具体砌体结构施工的流程是保证基底是平整的,对砌块进行试摆,在数干处砌支墩,在进行拉线,依照准线进行砌筑,在进行顶部砌平。
        2、砌体结构质量缺陷分析
        砌体结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对砖砌是否进行提前浇水处理、对基层的处理等,如果没有做好相关措施,都会造成质量上的缺陷。为了使气体结构符合检测标准,在具体建筑砌体施工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第一,合理做好材料堆放和浇水处理。在施工材料通过检查之后,应在现场就进行材料的分类,所堆置的高度应控制在2米之内,同时要保证堆放的整齐性。对于施工所用到的砖要提前两天进行浇水润湿,在正常温度下施工下不能使用干砖,如果是在雨季施工要注意砖的含水量,不能使其砖湿润程度太高[1]。第二,对基层方面的处理。在进行砌筑之前要按照标高控制线对基层进性检测,要根据实际高差所需采用合适的水泥砂浆。第三,对施工砖块检查和砌块试摆。在选砖的过程中,要选择砖块要求棱角是比较平的而且在颜色上也要比较均匀,需要把变形或者变色的砖要及时的挑选出来。在砌筑之前要对技术进行复核,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在已经可以施工的墙体上要先摆放砌块,在根据实际墙体的尺寸进行排放,上下砌块之间要有一定的错缝,还要保持竖缝上的均匀。
        3、质量控制对策
        3.1 明确质量控制标准
        对建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要明确其质量控制的标准。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定,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砌体施工工程主要控制项目包括砖和砌的质量、砂浆和水泥的质量等,在砖和砌的选择上,必须保证其强度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在水泥使用之前要其强度进行检查[2]。对于控制项目要保证拉结筋数量和块材皮数量要相对应,在灰缝的埋置上,要保证所埋置的长度符合要求,其竖向偏差要保持在一定的高度范围之内。在砌块的长度以及竖向通缝上都要严格要求,还要对实际所用到砖的灰缝进行合理控制。


        3.2 加强现场测量校验
        现场测量校验工作在砌体结构施工质量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具体的砌体施工中,要根据在同一标段施工工程的进度,当每层砌筑完成之后要做到及时检验,在每层设置10个检测区。在测量工具的选择上要选择适合的工具,对砌体表面平整度所存在的偏差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水平偏差的测量,要优先出带有门窗墙面作为实际测量区。如果测量的墙面长度是在3米以内,应对墙面的顶部进行测量同时注意和根部分别测量,测量两次以后取最大偏差值。如果墙面长度在3米以上,应该在中间的位置增加一次测量,同时也是取最大偏差值[3]。在对垂直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选取靠尺进行测量,偏差要合理控制。在实际的测量中,在遇到顶梁等要及时避开,防止对砌体结构建筑施工的影响。在进行水平灰线饱满度的测量中,其合格的标准是饱满度要达到80%以上。在所有的测量过程中,要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并且检测人员要进行签字和确实。
        3.3 强化施工质量控制
        对于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首先要保证所用的砌筑材料在各方面符合要求。要在现场进行取样送到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对于所用的水泥材料,要在使用之前要对其强度和安定性再次进行检测,在施工项目中不同时间的水泥不能进行混合。在砂浆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做到现配现用,并要确保配置好的水泥浆,要在2-3个小时之内用完,在配置之前要先进行试配。对每批砌筑砂浆都要进行检验,每台搅拌机留出一块进行检测,对于砌筑强度要符合规定要求。在实际的施工之前要根据施工计划进场材料使用计划的编制,保障所用材料及时供应,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留出足够的时间。同时要注意砌块在运输中被损坏,对堆放材料要及时盖上防雨布,并且在砖块使用前两天就要做好浇水工作。
        3.4 防范常见质量病害
        在建筑砌体施工中对于质量的问题要提前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比如为了避免灰缝中存在不均匀的地方,所需立皮数杆要和标高一致,在实际砌砖中要使标线保持是拉紧的状态,避免有出现每层之间松紧程度不同。在枸造柱砌筑上同时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为避免此问题,要设置好拉结筋。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及时将上角密实构造物的杂物以及灰尘及时清理,防止有结构夹渣的情况发生。对于混凝墙砌层比较粗糙的情况,在砌筑过程中所用到的半头砖要进行分开,在顶部砌筑中对皮数杆的标高要控制合理范围内。对于以上施工中容易发生的问题,要在实际的施工中加以说明,施工人员要有警惕意识,进而保证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在每道工序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和验收,在验收之后才能进行到下一道工序。
        4、结束语
        通过对砌体结构质量缺陷分析,要做到对施工技术的要点准确掌握,做好相应的防范,避免砌体结果质量上的缺陷。通过对质量控制标准的明确,加强现场测量校验工作以及对施工质量控制的强化,达到砌体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同时要注意防范常见质量病害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低发生质量病害的概率,进而保障工程施工在设计和技术上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茂冉.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门窗,2019(23):205.
        [2]陈启升.砖混结构建筑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策略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0):43-44.
        [3]赵桂荣.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