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中钢结构安装技术探究 苏贵良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苏贵良
[导读] 摘要: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在日益增多,其中的钢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
        天津新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600
        摘要: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在日益增多,其中的钢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对于其它结构而言,钢结构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例如工期短、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工业化程度高等,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合理的安装钢结构则是此类工程的重中之重,只有准确的对其进行安装,才能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为了提高我国钢结构建筑的质量,本文结合了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正确的安装建筑的钢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钢结构安装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加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建筑物的层数也越来越高。相对于其他结构的建筑物而言,钢结构的生产过程则是在工厂内完成,在施工现场直接对其进行安装,在施工效率方面有着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势,并且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较小,操作更为简易。在目前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物都对钢结构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运用,其中,安装技术是重中之重。这需工作人员结合实际的情况,对钢结构进行合理的安装,确保钢结构的建筑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1.我国钢结构建筑物的实际状况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已经出现了钢结构建筑,但是并未对其制定一个全面的标准。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钢结构在各方各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需工作人员对钢结构的使用过程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对其相关的技术水平进行提升。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发展,我国钢结构的制造企业也越来越多,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对钢结构建筑物进行准确的安装
        2.1做好准备工作
        良好的准备工作是高质量钢结构建筑物的前提,同时也能为钢结构建筑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人员事先需要做好设计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对其进行有效的设计,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BIM技术组建一个全面的技术模型,同时还需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并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来对钢结构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
        2.2对钢结构相关的构件进行加工
        安装钢结构建筑物所需的构件,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确保其并不存在质量问题。同时还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其先进行试验,从而获取到准确可靠的参数,从而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钢结构的焊接过程则需严格按照工厂的出厂检验工序进行,还需利用超声波来探伤构件的一级、二级焊缝。构件的钢板较薄,还需选择合理的焊接技术来开展焊接工作,防止对其质量进行损害,并且在焊接过程中,还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来保障焊接的质量。而钢结构建筑构件的大小则需遵循国家制定的标准来进行,禁止钢结构热矫正时加热的温度大于900摄氏度,当矫正结束后还需自然冷却。对于构件的运输过程也许尤其进行注意,避免构件的质量在运输过程中遭受损害。
        2.3对钢结构的预埋件进行有效的安装
        工作人员需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来,按照特定的顺序来对现场的预埋件进行安装。每一个框架单元都是由每相邻的构件组成的,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框架单元内钢架的安装工作,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还需对吊点的位置进行有效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垂直构件的吊点位于重心线的对称点,需对起吊后钢柱的垂直进行保障。若要对倾斜钢柱吊点的位置进行设置,可以通过钢丝绳的长短搭配,来达到起吊时预偏的目的。工作人员还需事先确保下节钢柱顶面和本节钢柱底面干净整洁,防止其存在渣土和浮锈来对后续的焊接施工质量进行破坏后,方可开展起吊工作。

在起吊期间,禁止出现钢柱在地面上拖拉的现象;回转期间,还需对其高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当钢柱到达预定位置的上方时,方可缓慢下落,切忌速度太快。当钢柱达到位置时,则钢柱的中心线与下节钢柱的中心线在同一位置,确保双夹板插入的位置足够准确、插入的过程足够平稳。插入后还需结合螺栓将其进行固定,并连接好夹板,再利用千斤顶来对其位置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还需对影响其位置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这些因素产生不利的影响。调整结束后还需对其位置进行反复的检查,确保位置准确后方可开始后续的工作。当各个钢柱之间连接板的连接、焊接工作结束后,还需开展割除工作,并且不能对母材造成损害。在安装构件的过程中,还需确保临时螺栓的安装足够牢固,可以结合双夹板自平衡对接技术来确保构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开展安装工作之前,还需建设合理的安装操作平台等,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通过正确的安装顺序来开展构件的安装工作。吊装的顺序通常是先对主梁进行吊装,其次则是次梁的吊装过程,主梁和钢柱的焊接工艺则是对栓焊连接进行使用,还要落实相应的固定工作,来对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保障。
        2.4控制钢结构的焊接和螺栓的连接质量
        诸多因素都会对焊接工艺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工作人员还需结合高层钢结构的安装特点,来对焊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来确保焊接的效果。在焊接的过程中,熔敷金属的性能一定要大于等于母材。若其坡口较小,形式会变得窄而深,若焊接过程中的拘束应力较大,还会造成焊接热裂纹的出现。若其坡口较大,会增加焊接量和焊缝的焊接残余应力,对控制钢结构体系初始应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还会延长工程的工期。当然,在其加工和安装的过程中,还要严格遵循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还需检查焊前坡口的形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2.5对钢结构焊接环境进行注意
        焊接过程所处的环境会对钢结构的焊接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良好的安全措施和焊接环境,才能确保焊接过程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焊接过程的风速、湿度等都具有严格的要求,若施工现场的风速较大,还需落实有效的防风工作,避免因风速过大对焊接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还需对施工现场的记录进行实时的测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除了风力的影响外,环境的温度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还需确保焊接过程的温度大于20℃,对其焊接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2.6检查钢结构相关的焊接工艺
        当焊缝的温度降低至环境温度时,还需对其外观进行检查,一般冷却时间为24h。对于焊缝的表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其具体要求随着焊缝等级的不同也有所不同。若焊缝的质量并不符合相关要求,还需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对其表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有必要,还需对其进行补焊。若其内部存在缺陷,还需对其进行相应的维修。
        结束语
        材料的质量、安装的技术与钢结构建筑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使用的安装技术是否合理,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若工作人员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则能钢结构建筑物的安装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对其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虽然我国对于钢结构建筑物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还不够成熟,还需工作人员加以努力,不断的对其进行探索,研发出更为科学的安装技术,来提高钢结构建筑工程的质量。相关单位也要落实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和安全防护工作,从而推动我国钢结构建筑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静.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加工和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4):8-9.
        [2]杨强.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169-170.
        [3]魏长辉,王章.建筑工程技术中钢结构安装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53.
        [4]闫业涛.建筑工程技术中钢结构安装技术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 (04):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