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冯露斌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冯露斌 舒嘉杰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办公需求,房屋的楼层也越来越高,在这些房屋中,电梯的作用不言而喻,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浙江赛福特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  315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办公需求,房屋的楼层也越来越高,在这些房屋中,电梯的作用不言而喻,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过,随着电梯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甚至还会因此引发电梯安全事故,这对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为此,必须要明确界定电梯的安全管理责任,确定主要责任对象,同时大力推广安防技术,使电梯安全管理能够处于法律的规范化监管范围内。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电梯出现故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我国还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梯故障预警工作中,以此确保电梯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保障民众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物联网;电梯故障;安全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梯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运输工具,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电梯拥有量最多的国家,随之而来的电梯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电梯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但是电梯数量庞大,维护和管理可能存在疏漏,这势必会影响电梯的安全使用。为解决电梯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管系统,旨在对电梯自身安全和乘梯的不法分子进行监控。该系统包括电梯终端模块、ZigBee中继器、监控中心和维保人员手机APP,电梯终端模块作为系统的监测端,可有效监控电梯的安全状态,同时还可识别乘梯人员的身份,当出现不法分子时可立即识别并上报;监控中心作为系统的监控中枢,可与监管范围内的所有电梯节点建立通信,实现监管的全覆盖,提高了电梯监管的全面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使电梯能够安全运行,并保证电梯所处位置的居住或工作人群的安全。
        1电梯物联网技术背景技术介绍
        电梯物联网技术背景技术介绍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电梯物联网技术近几年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其功能由原来的考虑基础数据采集逐渐演变到考虑用户体验。电梯物联网的系统方案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协议采集的方案,另外一种是基于加装传感器的方案,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对于协议采集方案,由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传感器,其物料成本和安装成本比较低,缺点是众多整梯厂家的协议存在差别,很难实现程序的统一集成。对于传感器方案,不需要事前了解电梯的协议,通过额外增加诸多传感器的方式实现电梯的数据采集,缺点是在囊括一定信息量的情况下,传感器的数量众多,其物料和安装成本会比较高。另外,上述两种方案的一般实现方式是将各个位置的数据汇总到网关,然后由网关处理后统一发送到云平台。随着电梯物联网的逐步发展,国家和各地方标准相继出台。对于协议采集和传感器采集两种方案来讲,若要全面且灵活地满足全国各地方的相关标准,存在极大的困难。对于协议方案,虽然协议方式可以方便地获取电梯的大多数运行数据,但是对于诸如轿厢振动、轿厢噪声、人体检测、环境温度与湿度、轿厢门异物遮挡、音视频对讲、门机电流等额外信息均无法通过协议获取。对于传感器方案,若要获取与协议方式同等数量的信息,其系统将非常庞大,成本方面很难接受。另外,针对不同地方的标准需要不同的系统解决方案,如何以最少的硬件和软件改动满足不同地方的标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物联网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2.1物联网技术商业模式形成
        物联网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之一是物联网技术商业模式形成。(1)建设、运营、转让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主要是电梯物联网集成商家、运营商家在政府支持下自主构建传感终端以及开发业务模型。

在特许期满之后将任务交给政府管理单位,并且通过政府管理单位安排专业部门进行运营负责,出台一系列规定条款,确保产品有效推广以及应用。与此同时,终端客户、物业公司以及维保公司应该及时支付通信费用,运营商家借助收取终端费用和广告费用的手段获得更多利润。在此期间,电梯建筑项目投资商家和质监局之间合作运营,作用在电梯物联网技术管理的起始阶段,充当市场中一种推广的商业模式,存在市场接受程度小的现象。
        2.2体系集成商家核心模式
        物联网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之二是体系集成商家核心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体系集成商家借助电梯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以及租用电信运营网路,按照整体化方案使用通道给用户提供相应的业务。商家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专业化服务,运营管理平台,得到更多的体系集成服务费用和增值业务收入,电信运营商家借助通道服务获取通信流量的费用],或者电信运营商家进行服务的推广,之后业务收入结合一定比例进行分配。体系商家重点商业模式市场化情况相对明显,若模式成熟并且容易复制,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物联网电梯运行管理效果。
        2.3检测数据模块
        物联网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之三是检测数据模块。检测数据模式主要作用在实效性监督电梯运行状态上,对于电梯安全监控服务器和维保机构,可以远距离管理电梯安全回路和门锁回路运行情况,甚至安全模式下的特性参数。除此之外,检测信息体系中设计故障短信报警功能,出现电梯故障过程中,监督数据模块可以迅速以短信形式告知操作者,若操作者在有限时间内尚未对其进行处理,系统会启动报警性能,把故障消息发送给高级别管理者以及负责人通信设备中。
        3电梯故障预警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及趋势
        电梯故障预警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及趋势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目前,物联网技术在电梯故障预警方面的发展过于缓慢,而之所以会造成现有局面,其关键因素是物联网在标准化体系上的缺失。近年来,电梯物联网已经成为一大新兴产业,随着电梯物联网的发展,该产业的竞争程度也日益激烈,许多商家都纷纷投入到该产业中,而要想在该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是依靠用户规模和技术水平,而是需要一个统一标准的电梯物联平台。如果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势必会使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处于闭门自锁的状态,应用私有化的通讯协议,无法将不同厂家的系统与方案进行有效互通,这势必会给电梯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阻碍。而物联网技术在电梯故障预警方面的应用,需要各个电梯企业进行共同协作,以此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服务平台,使平台具备更加丰富和强大的功能。我国质检总局便在2016年对电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指出在电梯产业发展中,需要多种措施共同运用,通过大数据技术来不断增强电梯的监管效能与应急能力,在建设电梯应急处理平台时更要推行多种模式,不断强化物联网在电梯故障数据上的采集、统计、分析与风险预测能力,并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对电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试点建设,不断健全电梯物联网产业的法制法规,并以国际先进标准为借鉴,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以此打造出能够与我国国情需要相符的电梯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结语
        总之,电梯物联网系统给用户的体验应该是多层面的,方便最终用户使用的同时,可以考虑将需求确认、系统配置生成、订单跟踪与现场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串联并形成闭环,方便灵活配置的同时,方便各类角色的用户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飞,张登攀,马维东.浅析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J].南方农机,2018(17):168.
        [2]李永琳,姜玉东,吴凡.基于物联网的电梯监测系统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2):212-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