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大,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维护问题也倍受关注。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维护既是人们安全用电的有力保障,也是电力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电网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安全事故。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明确自身责任,切实做好电网安全管理工作,对设备维护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并充分落实,确保电网系统安全运行,使电力系统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关键词:电网安全;风险管理
引言
电网基建项目与传统的工程项目不同,技术含量高、物质设备多、工艺装备新、投资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因此,如何提高电网基建项目的安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需要构建一个集设计、选择、评估、施工和验收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综合性的管理平台,以提升电网企业的全过程管理能力。
1、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操作问题
电网运行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操作问题是其中之一。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影响极大,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果值班的工作人员不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就会阻碍变电设备的有效发挥,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1.2、电气设备风险
在电力网络中,往往会应用到各种型号的电气设备,每个电气设备对于电力网络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电气设备出现安全风险就会直接导致电网调控运行出现安全风险。而出现电气设备风险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检修人员不能按照规定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电气设备风险会直接导致整个电力网络出现停止的现象,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来带来不便。
1.3、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方面,有些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敷衍塞责,没有把工作落到实处。电力系统工作焦点往往集中在变电安全与设备维护方面,这就使得供电单位没有对线路安全、设备安全等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变压器的控制性能欠缺,就容易导致编带运行操作上的问题[1]。
2、电网运行的安全管理
2.1、安全操作
倒闸操作是电力调度的主要工作之一,操作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工作计划做好每日的倒闸工作,在进行倒闸工作之前,操作人员应先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系统运行方式,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倒闸操作失误会给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带来严重不利的影响,应规范调度操作流程和加强现场操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需熟悉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保护机制,明确倒闸操作的开展要求。
2.2、构建动态激励和考评制度
动态化的考评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整个电网基建项目过程的动态化监督、管理与把控。从上到下,动态考评需要由“自主考评”“项目考评”“专业考评”组成。其中,自主考评是对班组、施工段、岗位的自主考评,以此作为奖惩依据;项目考评是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的信息化考评,看项目的承建是否顺利达成目标;专业考评即对工作质量、管理过程、监督管理质量以及绩效考核质量的评价,以此作为奖惩依据。应用三种考评制度,构建出科学分配、多级考评的机制。此外,为了提升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还制定出科学的岗位绩效考核方式[2]。总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推行目的是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并以此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
应用上述几种举措,能够显著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2.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电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企业应当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要求安全责任人充分明确自身责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能够高度负责,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和安全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现场指导。还要加强对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效果。此外,还应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考核机制进行结合,将各人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表现作为业绩考核内容,促成安全责任制度的全面落实。
2.4、规范电网控制流程
构建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必须要加强电网生产和管理控制的相关流程的控制。要严格电网调控中心的基本标准,要进一步强调控制中心的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义务,以加强调控中心服务及管理能力,从而提升整个电网调控质量。还要对电网调控的安全管理效益进行提升,要求调控中心技术人员要随时注意调控步骤的合理性,要依据标准作业规范来调控,对于违规操作予以及时的制止和处理。要加强对调控系统设备的检验核查。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对调控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管,要定期检验设备的运行状态。需要指派专人进行调控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对存在的重大风险要及时予以处理,严禁拖拉和隐藏。同时要对违规操作不规范调控行为进行纠正。要求调度技术员须对调度工作环节进行全面记录,可使用比对核查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及时解决[3]。
2.5、完善管控体系,增加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管控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管控体系的直接影响。因此,对管控体系进行完善是电力企业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电力企业应当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要求规定,对现有的管控体系进行完善。现有的管控体系中对于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内容相对欠缺,需要我们明确整个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内容,同时完善管控标准以及管控制度,提升管控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并以此为基础,实行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制,将每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每个管控人员的身上,每项管控工作都要有对应的负责人,有效地减少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进而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2.6、加强电网运行管理
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网运行的维护和管理,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强化电网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电力企业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应先对上一年度的调度工作进行总结,根据以往调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应的整改和防范措施,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还应制定有效的安全操作规范,保障各种安全事故的快速、有效处理。此外,电力企业还应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安全教育机会,提高调度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有效提升调度工作质量和效果[4]。
结束语
在加强电网基建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中,管理安全保障和信息化建设仍有待完善,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电网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龚学良.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管理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268+270.
[2]徐毅,袁保平,夏轶炜.电网调度数据网的网络安全在线监测工作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178-179.
[3]王彬筌.地区供电网调度实时数据网络安全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11):181-182.
[4]陈少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在揭阳供电局系统运行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9,9(1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