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的现状及改进思路分析陈文芳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4期   作者:陈文芳
[导读] 近年来,配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网络结构更加繁
        摘要:近年来,配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网络结构更加繁琐。为确保电网的高效调度与管理,急需编制完整、可行的调度管理模式。现阶段,电力调度采用专业化分工,配网调度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在新时期,配网调度模式与工作领域等仍需进一步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配网管理难度,并使其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然后分析了配网调度管理现状,最后探讨改进方法,希望能够从某种层面促进配网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现状;改进思路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供电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配网调度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完全满足要求。因此,必须整改、提高配网调度管理工作水平,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1目前配网调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配网调度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没有针对配网的特性来对配网调度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是目前配网调度管理的主要缺陷,这样很容易使配网调度人员不明确自身的职责,有些配网人员根本没有认识清楚配网调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至于配网调度管理工作经常出现混乱的局面。没有统一、规范的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如在配网调度管理范围和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都比较混乱。此外,目前配网调度业务操作流程繁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体配网管理工作的难度。
        (2)配网调度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配网管理在很多方面还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状态,而且也没有较高的配网运行方式和二次专业精细化管理,导致了无法系统性地管理和分析配网的运行。因此不但要不断提高电压无功管理水平,还要不断加强电网用电负荷的预测工作,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目前看来还无法基于配网的管理情况来分析配网的负荷分布和控制配网的薄弱环节,以至于无法从全局对配网的建设进行整体规划。
        (3)配网调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足够重视配网调度管理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了整体配网管理工作,专业化的配网调度管理人员很少,调度配网人员在综合素质上的差异,没有健全的配网调度体制等这些情况都严重阻碍了配网调度管理工作的发展。
        (4)配网调度运行应用的信息系统过于繁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也开始被逐步应用于配网调度管理工作中来,这对配网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对配网调度管理工作长期以来的不重视,致使配网调度运行业务的功能在多个信息系统中分散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影响到了配网调度管理工作。所以,要想使配网调度管理工作的效率更高,我们就必须对这些信息系统不断进行完善和整合,以期构建一个效率更高的集成平台。
        2配网调度管理的制约因素
        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的主要制约因素为管理水平和制度管理。管理水平是实现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的有效方法,决定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在配网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但是针对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的管理模式存在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严重阻碍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的发挥,造成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处于较低的管理水平,主要是传统经验的影响和配网调度管理模式自身的弊端等因素。在电力公司的电力调度管理工作中,往往采用责任负责的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管理模式,对区域管理的负责人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力,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对输电线路的电路故障没有进行及时整改是传统的电力调度管理模式造成不利影响的具体体现。其次,由于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属于新形势下合理利用新技术的具体体现,通过局域网的模式实现对区域用电的科学分析,从而针对电路故障,可以及时得到维护。对于这种局域网的管理模式,工作人员由于自身计算机水平的有限,对局域网参数的有限了解,使得配网调度管理模式收效甚微。
        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在配网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制度制定不合理和不全面的特点。配网调度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电力公司为提高电力调度的管理水平,对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合理利用,并针对电力调度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属于电力公司输电线路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措施。

但是对于电力公司实际的电力调度工作,缺少实际性的调查,广泛性地制定管理模式,不利于针对具体的电力调度实行有效的管理。例如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在大部分电力公司中适用,但是对于地区不同影响因素不同的客观事实,缺少对输电线路建设模式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的科学综合考虑,进而在进行输电线路维修工作中缺少有利的指导,进而引发问题。同时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在进行具体的停电管理和操作管理等工作中,由于工作责任不清,造成调度工作反复或者冲突的现象,不利于配网调度工作的正常运行。
        3关于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的探讨
        3.1配网调度管理定位及其主要职责
        配网调度管理工作不同于输电网的调度管理工作,配网调度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要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停电、故障次数以及加快复电工作效率,从而满足社会以及人们的用电需求。而输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保障用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充分发挥电力输送能力以保障电压稳定。因此,输电网的技术难度要高于配电网的技术难度,而配电网的管理难度要高于输电网的管理难度。
        3.2配网调度管理范围
        配网调度管理范围有两种:第一,根据目前配网用电情况来看,配网10kv具有着低电压、操纵安全等特点,故10kv供电应用较多,因此配网运行故障检修范围广、影响大,为了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则需要将其作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另外,0.4kv母线以及出线开关需要纳入配网调度管理工作中。这是由于其电压较低,在低压停电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为了考虑到其故障以及对其检修等则需要将其纳入配网调度管理范围中;第二,根据“调”“管”分离原则,其中“调”是将调度范围划分到配变高压侧,而“管”是需要明确配变以下工作层面与配网调配工作实现贯通,例如:配网调配中的维护抢修范围、信息传送等,最终将调度管理范围延伸到重要用户端,从而实现配网调度集约化建设目标。
        4提高配网调度管理水平的建议
        4.1对配网调度管理需要足够重视
        为了满足当今社会以及人们用电需求,需要对配网调度管理工作进行重新的分析与研究,提高调度运行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配网管理工作的监管控制力度,从而有效提高配网调度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
        4.2明确配网调度管理模式
        先进的调度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集中各地区资源,因此,要充分发挥调度管理模式的作用,有效对配网调度进行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进一步完善配网调度管理体制,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能以及管理范围,以提高整体配网管理水平。
        4.3提高配网调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积极引进先进调度管理人员以及管理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专业培训工作,以提高整体配电调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随着配网调度管理模式逐渐呈现智能化、自动化,亟待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保障配网运行安全。
        4.4加强建设配网调度管理工作制度
        由于配网调度管理工作是一项高危、复杂的活动,一旦发生管理不当行为,则会给工作人员自身以及用户带来严重的影响,为此,需要建立完善、健全的配网调度管理工作制度,从而有效降低安全隐患、风险系数。
        5结语
        提升配网调度管理水平,增强配网调度管理,这不仅是电力系统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电力系统安全、稳步运转的基本要求。为此,供电企业应深入研究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系统分析,优化配网调度管理方法,强化配网管理,进而保证电网的高效运转,推动电力行业,全面满足多样化的用电需求,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春海.配电网系统调度管理模式的有益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18):57-57.
        [2]陈佳红.探讨配网调度的管理模式对配网管理的影响[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2):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