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保障 姜文萃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姜文萃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手机定位问题也愈加重视。手机定位系统在运行期间,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数字信息,这一信息数据一般是由无线电通信公司存档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共依安县委党校  161500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手机定位问题也愈加重视。手机定位系统在运行期间,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数字信息,这一信息数据一般是由无线电通信公司存档的。在一般情况下,通信企业在收到法院令程序时,可以对公民的手机定位信息进行随时调取。但是这一传统的法律规制,近年来被很多人所批判,一些学者认为手机定位这一问题,过多的涉及到了公民的利益与隐私,因此应对该问题设立专项宪法保护。在这一前提下,一些国家展开了解决策略,只有在理由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对公民手机定位信息进行调取,由此可见,关于手机定位信息相关的传统宪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人们的需求,因此本文我们将对现阶段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保障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手机;定位信息;宪法;保障
        手机使用者在一些公共场所以及领域的行踪信息,会通过手机定位信息得以显示,虽然该信息存储在第三方通信公司,但是它却有个人生活内容,密集性与全面性揭示的特点。在传统第三方信息保留这一原则下,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手机定位信息获取途径更多广泛,因此完善与创新传统法律规制是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将对其重要性进行具体分析,并且结合新时期的信息发展特点,对其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保障进行探究。
        1手机定位的基本原理及其宪法规制分析
        1.1具体分析手机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
        无线电波是手机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比较快的,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又可以根据不同频率,分为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微波或者无线电波等多种形式。而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传递信息,是通过调制解调技术实现的。之后将数据信息,加载到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上就可以形成调制程序,在完成电波发送工作之后,反向解调程序可以通过接收装置,对承载信息进行解析。由此可见,所有无线电技术的基础就是调制解调程序。无线电通信公司设立的各个基站,与手机之间的联系,能够使手机的各项功能得以发挥。手机基站一般情况下,在手机发射塔顶端进行安装,但是在旗杆、建筑物塔尖以及灯柱等高处也均可安装。手机基站的天线是比较多的,这些天线的作用就是将手机信息区域划分的更小。在手机开机的状态下,每七秒就会对基站进行一次搜索,并且与信号最强的基站取得联系。手机在接发信息与电话等信息期间,无线电企业就会通过基站对手机使用者的动态进行记录,并且也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到手机用户的具体方位。
        1.2手机定位信息宪法保障在美国联邦巡回法院的发展分析
        无线电通信公司接收手机用户定位信息,是手机用户自愿发送而来的。在《储备通信法案》中规定,在政府具有合理的怀疑情况下,并且正在运行的刑事案件需要对手机定位证据进行调取,那么就可以通过法院,对无线电通信服务公司进行传票,使其对相关手机用户的定位信息进行调取。这对于公民来说,就相当于生活信息与内容会被随时调取,并且还会通过这些信息,分析出手机用户的生活轨迹,因此在美国早期,这种现象就为学者所批判。但是一些案件审理期间,第三方手机定位信息是嫌疑人的重要电子证据,因此需要无线电通信公司继续提供用户定位信息。在第四修正案当中,政府通过无线电企业获取用户手机定位信息这一规则,也并未阻止。在美国2010年的判决当中,第三巡回法院正式考虑了手机定位信息这一问题,并且认为在手机开机或者接收电话期间,并没有主动向通信企业暴露信息,因此手机用户对于手机定位信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拥有合理的隐私期待的。



        2手机定位信息的深层含义以及宪法保障分析
        2.1手机定位信息中行踪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宪法保障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手机定位信息是一种无形的电磁波,它是以数据的形式存在的,在形成之后由无线电企业管理与保存。在传统的第三方理论基础下,政府执法人员在对刑事案件进行调查期间,通过法院的传令就可以对公民的手机定位信息进行调取,但是这种传统的法律规则与新时期的发展是极为不符的,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美国联邦政府对于这一现象,做出了回应,并且在第四修正案中,给予了手机定位信息基本的宪法保障。由此可见,手机定位信息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的,它能够实现手机使用者行踪的确定,所获取的信息在通信企业进行储存。而宪法对于公民行踪信息的保障程度是不同的,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相对于GPS监控信息来说,手机定位监控信息所获取到的,手机使用者的行踪信息更加全面化与系统化。如果在刑事案件当中,嫌疑人使用过手机,那么手机定位信息不仅能够为案件提供嫌疑人的行踪信息,还能够获取使用者的政治面貌以及家庭、宗教信仰等信息内容。并且手机定位信息的获取,还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在案件没有新的进展情况下,执法人员对嫌疑人的行踪确定,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手机定位信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由此可见,手机定位具有强大的行踪信息获取功能,对一些案件的侦破具有重要意义。
        2.2手机定位信息中第三方储存信息的重要性及宪法保障
        在手机定位行踪信息被认可之后,社会各界又展开了对手机定位信息,第三方储存这一性质的热烈讨论。毋庸置疑,无线通信企业是手机定位信息的生成与保留单位,但是手机定位信息,与传统的第三方信息是具有本质上的差别的。手机定位信息还能够作为商业记录信息存在,其生成与保存单位也是无线电通信公司。其次,在获取手机定位信息期间,人们忽视了这一问题,手机定位信息不只是短时间内的,它有可能是几个月内使用者的行踪信息,甚至能够使几年内的信息,通过这一手段而获取到的信息,不仅仅是手机使用者的行踪,还可以是手机使用者的各方面行为或者偏好,因此相关部门应提高对此信息问题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手机与无线电通讯都是新时期科技的产物,它在人们生活与生产中取得了不可代替的地位,并且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手机定位信息中也记录了人们的绝大部分隐私,因此保障手机定位信息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行为。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法律定义当中,政府可以通过对所怀疑的对象进行调查,并且可以通过法院对无线电通信企业下达指令,使其将嫌疑人的手机定位信息进行调取。在这样的情况下,法院可以最快的掌握嫌疑人动向,但是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了解到,手机定位信息不仅仅可以显示出用户的行踪,还对用户的生活中其他方面均有涉及,因此这一法律规则被相关学者而批判,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法律规则也被人们所重视,现阶段,关于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保障已经被进一步完善,本文我们也通过探究手机定位信息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原理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瀚庆, 武刚, 陈玥璐. 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林区行人定位算法[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460-467.
        [2]陈晓玉, 张新有, 张紫嫣. WiFi定位技术在地下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3):251-256.
        [3]陈晶晶. 基于数字化条件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考试周刊, 2019(55):141-141.
        [4]赵爽, 杨力, 郜尧. 基于SSR信息的GP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 39(9):952-9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