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增加了人们的用电需求和实际用电量。各种新兴技术的不断出现,促进了配电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促进了配电网络自动化的发展,并为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提供了广阔前景。从配电网络的整体架构来看,开发和建设配网自动化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这将对配电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技术人员需要针对配电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可以争取完全实现配网的自动化。从而促进配电网络的发展。配网自动化程度与供电性能密不可分,合理使用与配电网络自动化有关的技术是重要因素。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的方法,也是保证发电和稳定的重要技术基础。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供电可靠性;提升分析
1配网自动化概述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要求对传统的供电方式进行改造,可以实现对配电网供电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可以在短时间内分析故障区域,以及时修复故障,并验证运行情况。将故障的影响降到最低,并确保非故障区域中的正常供电,这对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有重大影响。配电自动化监视电源系统,并通过电流和系统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维持系统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性,并且运行和维护效率更高。与传统的手动控制模式相比,它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并由计算机系统直接控制,从而确保了良好的人机交互效果,为技术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故障信息,以确保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和处理它。恢复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在配电网自动运行过程中,它会自动整合供电量的变化,并为以后的优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这对于进一步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基与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
2.1现有配电网络存在的问题
(1)配电网络结构不合理。目前,单回路径向仍然是配电网线路供电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广大的城乡地区,人工接触线路的覆盖率还不高。部分配电网线路的供电半径过大,供电网络布置的地理环境复杂,供电可靠性低。架空线在配电网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并且很难抵抗外部环境。在同一个杆上建立多条线路是不合理的,因为如果杆的数量太大,同一条杆会影响专用线和公用线,则会扩大电源中断的范围,并且延长故障排除期间的电源中断时间。配电线路上分段断路器的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在处理故障时无法缩小停电范围。
(2)恶劣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配电网络部署有重大影响。在一些沿海地区,台风,洪水等恶劣天气通常会导致塔顶断线和因树木折断而导致的电线杆倒塌事件。在雷阵雨多发的季节,经常会出现断线和雷电击穿变压器等问题。在夏季的高温期间,由于配电网络外部温度过高,导致电流功率有限,可能会使一些电线薄弱位置出现过热短路的情况。
2.2配网自动化对于供电可靠性的意义
(1)自动精准的定位故障发生位置。在传统的配电网络中,当出现配电网络故障问题时,很难准确地测量和识别故障位置。这不仅影响配电的安全性能,而且影响正常的供电效率。通过配网的自动化建设,可以及时识别供电网络出现错误的原因及故障位置。以保证电力维护人员可以及时到达以修复故障。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计算,减少故障的发生的概率,节省故障排除时间,提高配电网络的配电效率,并为大多数电力用户提供更好的配电服务。
(2)能够进行配电网的远程控制。通过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将“手动”和“智能”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控制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通过“手动”管理,可以完成远程电容器或变压器的切换,以有效抵消无功功率并确保电力系统的负载平衡;通过“智能”管理,可以根据设置的参数有效地保护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及时“停电”以保证配电网络的安全。
3配电可靠性提升分析
3.1供电设备更新
在分布式配电系统中,为了改善电厂的电力管理,通常通过向系统供应多种设备并将电力管理设备部署在配电系统中,满足了电力供应的自动控制。其中,变压器是分布式配电网络的主要应用设备,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和安装变压器,以确保它可以在负载下正常运行。但是,在实际安装中,由于估计的电密度增长率不准确,选择类型不合理和挥发性消耗等因素,安装后设备通常处于超载状态,因此影响其性能。通过选择和更新配电系统中的供电设备,可以实现监视和控制分布式配电网络的功能,从而为设备的稳定性能提供有利条件,并能够满足设备所需的运行要求。减少由此类事件引起的配电问题,并提高配电系统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有效消除配电网络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
配电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建筑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周围区域环境的电路等。实际上,重要的是要确保在配电网络的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是适当的,这是确定自动控制稳定性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关键组件(开关绝缘,电气组件,电子设备等),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并与软件和硬件(包括前端服务,软件系统,配电系统传感器,通信体系结构等)有关,例如控制配电网络新站点的建设,检查点,中心点位置,柱上开关的大小和位置,同时保持电流量并提高电力的传输效率[2]。
3.3引用零序保护接地装置
当配电网络中出现故障时,传统的识别故障方法是人工逐条试拉确定故障位置的。由于线路的试拉通常取决于个人的经验,所以一些经验不足的人员可能会导致试拉的时间过长,许多专用线被拉开的情况也会发生,从而导致停电时间和范围增加。如果应用零序保护接地装置,如果接地故障已超过整定时间,则连接器将自动关闭,并且沿故障线的零入口会被放大以提高安全性,并且断路器会自动清除故障。切断故障线后,等待故障消除后,真空开关连接器停止并退出电阻器。与传统的逐条试拉方式相比,零序保护接地装置减少了分配总线的启动时间,减少了线路数量。
3.4提高电压稳定性
通常,电力供应商在配电自动化的构建过程中会特别注意确保电力供应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并且不会增加电力供应的内部基准值。为了使配电网络的部署自动化,科学的设计和公正性为基于配网自动化技术供电可靠性提供了保障,为电力系统的综合管理效率铺平了道路,也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相关人员应能够提高电压的稳定性,以改善该地区的供电。例如,当实施配网自动化技术时,可以实时跟踪电压运行情况,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电压缺陷[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电力的需求,配电网络的建设速度正在加快,并且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也从未停步。对于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可以结合使用两种方法。就地馈线可以快速发现并隔离故障发生的地方。集中馈线的方法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一旦发现问题,便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措施对其进行定位,以及时解决故障并确保用户的正常供电。通过一体化平台实现对电能的合理调度,进而优化供电效率。此外,确保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高效率与高质量,能有效的保证供电可靠性和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正楠.基于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提升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6):127-128.
[2]李国伟.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及问题解决措施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23):54-55.
[3]陈安明.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0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