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5月   作者:龚兰婷
[导读] 在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彼此独立的两个个体,教师很少会整合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对此,新课改已经将听、说、读、写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指出四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呈现出了多元的教学结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以读促写教学活动,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全面改善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写作课的教学效率。

龚兰婷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二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在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彼此独立的两个个体,教师很少会整合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对此,新课改已经将听、说、读、写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指出四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呈现出了多元的教学结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以读促写教学活动,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全面改善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写作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以读促写;小学语文;写作素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05-025-01

        小学语文是学生接触与认识文化的初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科特点来进行教学,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运用以读促写来为学生构建有效课堂,以此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1、引导学生将阅读作为写作的兴趣点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语言积累与语言习惯正在形成他们运用语言描述某个物品、某件事物的能力较差,写作无疑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出现这种苦难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小学生对语言使用的把握力度较差,导致其无法调节自身语言思维能力,无法保证整体文章的逻辑性与文学性。写作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们无法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该内容,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第二,小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感受世界的重要阶段,想要让小学生利用语言将自己感知到的世界描述出来,存在较大的难度,处于模仿状态的小学生根本无法脱离实际与生活对某个事物进行描述。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知识,使小学生利用书籍上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扩大眼界,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学生还可以利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相关文学知识完成写作,使整个文章内容更为生动。在写作中利用阅读的内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才能真正做到以读促写、读写迁移,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利用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在现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往往不知如何下笔,在教师布置写作任务时,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教师能够进行详细的指导,甚至可以给出范文进行模范,在写作过程中,内容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性,最后呈现出的文章也缺乏真情实感,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写作素材和文本知识的积累,阅读就是积累丰富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要注重写作手法和技巧的积累。例如,在《桂林山水》这节课中,通过作者总-分-总的写作顺序,能够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生活中的观察,使得学生能够从观察事物的整体向局部进行延伸,也能从一般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特点,从而使得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将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运用到写作过程中,使得整体写作更具条理。其次,要注重积累课内外的写作素材,在学生文章时,要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也要对课内文本进行适当地延伸。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后,通过阅读学生被诸葛亮的智慧深深折服,渴望了解更多诸葛亮的故事。


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从而得到课外知识的积累,从而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课外写作素材,提升写作的整体水平。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写作灵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这一概念的认知仍不全面,相较于丰富的知识,富有趣味性的东西显然更能吸引学生。通过阅读为学生创设适合写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情感体验,以此来调动学生作文的灵感,从而使得作文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以具象为主,多数学生感觉无从下笔的原因是缺少直接的认知和感悟,而阅读就为学生打开了直观感受的窗户,能够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4、预留空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预留空白,让学生通过想象,依据前面的阅读来总结作者所要表达的寓意,同时,结合自身的认知以及观点对预留的空白进行补充,使得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和阅读知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预留空白进行扩写、补写和续写,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父爱之舟》这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阅读,之后为学生预留了空白,让学生思考这些年来对自己父亲的感情,并思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该如何表达父爱呢?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从自身做起,正视父爱,体验父爱,表达父爱,从而发挥想象力,描述平时与父亲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感情。
        5、整合课内外阅读,优化学生语言素材
        以读促写教学活动最为直接的一个教学效果便是会引导小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为书面创作提供知识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整合课内外阅读教学活动,及时发散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同时要引导小学生及时积累好词好段,以便在书面创作中及时迁移文本资源。如此,则可初步解决小学生所写作文内容空洞的问题。
        在课文阅读教学中,笔者会有意识地鼓励小学生自主整理课文中的优美字词,希望小学生可以切实拓展语言素材。比如,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就凭借自己的喜好摘抄了课文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还有一些学生摘抄了突出鸟的天堂景色特点的词汇知识,以便在写景作文中及时迁移应用。再者,为了全面拓展小学生的语言素材,笔者也会及时组织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有一些诗词、散文与故事等短篇文章,也有一些完整的图书资源,甚至还有一些名言名句。在课外阅读中,小学生要认真摘抄令自己反复阅读、思想万千的词语、句子与段落,反复阅读、朗诵,以便切实内化这些语言的表达方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以读促写教学活动十分重要,可以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小学生逐渐爱上写作,消除小学生对书面表达的抗拒心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丰富多彩的以读促写教学活动去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思维,丰富小学生的语言储备,引导小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永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J].学周刊,2018(31):58-59.
[2]赵曾玲.以读促悟,以悟带读——《凡卡》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