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5月   作者:陈松柏
[导读]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同时提出了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的具体策略,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陈松柏    重庆市忠县白石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同时提出了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的具体策略,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05-189-02

        前言
        小学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其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必要品质,其内容不仅包含爱国思想、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法律意识,还强调创新实践等精神。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许多抽象的概念,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关道德与法律意识的知识点必须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由于道德与法治的主要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并且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意识形态均是在生活体验中形成的,因此要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核心素养为核心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进而有效规范、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正确的价值观念[1]。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需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及法律意识为根基,因此完善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改善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其核心素养。
        具体来说,注重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首先能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文明规范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学生在接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后能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法、守法、用法。最后可以规范学生的生活习惯,例如分配好学习与休息的时间、按时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将教学内容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理念较落后
        在新课改进程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一些教师仍未意识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仅注重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导致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按照教材流程进行课堂讲解,导致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不高。此外,一些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也有待提升,没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一步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对新知识、新教育理念的学习。
        (二)课堂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存在很多抽象、深刻的道理及知识点,小学生在面对这些知识点时难免会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仍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则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其教学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以自身为主体,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意识,无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2]。一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为评价指标,无法引导学生注重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阻碍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进程。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层次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生受认知能力的影响其自身核心素养层次仍较低,在理解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及适用性。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及学习成绩等方面充分了解每位同学的核心素养水平,并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讲到“体会校园生活”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各个角落,并让学生自主阐述自己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发生的有趣事件,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地感受校园文化,还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二)开展有效的课前导入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导入工作,高质量的课前导入能够迅速将学生们的思绪引领到本课的学习内容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小学生易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将本课核心思想大致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对本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4]。例如,在讲解“讲究个人卫生”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们播放有关“讲卫生”的动画或影片,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们快速的了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果不注重个人卫生将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等,利用此类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加深对本课内容的印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安排课前预习任务,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由阐述本课的主要内容,此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采取体验式教育模式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需创新教学模式以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帮助学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观念的理解程度,从而自觉提高其核心素养水平。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并在体验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例如,在讲到“团结的力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拔河、接力等比赛活动,并给予成绩最好的小组一定的奖励,学生在协同合作、团结拼搏的氛围中可以切实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成就感,因此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
        (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课堂中,并且教学流程也可以适当的调整,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展。例如,在讲到“社会公德”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表演的情境角色,将社会上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表演出来,并让观看的学生进行指正,同时让参与表演的同学将正确做法再做一遍,如面对插队、随地乱扔垃圾、不爱护公物等现象时应如何做。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可以有意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的实际生活中,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6]。
        (五)增加教学实践活动
        由于道德与法治课堂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教师需增加教学实践活动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在学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身边存在哪些不环保的行为,并让学生总结自身有哪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值得同学们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在生活实践中促使学生形成优良的行为品质,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总结:综上所述,提升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与道德意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层次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以及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应用体验式的教育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注重带领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法治意识,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林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科普童话,2017,000(031):P.27-27.
[2]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 000(02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