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场作文看学生习作能力的缺失、成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6月   作者:庄洁
[导读]

庄洁    江苏省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213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6-003-02

        “沙场秋点兵”,经过紧张的监考、阅卷,19-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终于落下了帷幕。此次阅卷,我们五年级阅卷组安排我与另外两位同志负责习作这一项,题目是这样表述的:大自然有各种各样让人们非常喜爱的动物,请选一种你最熟悉的把它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并适当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批阅之后,我的感受是:学生习作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习作思路狭窄
        习作要求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但从学生的选材看,主要集中在写小猫或小狗(几乎占此次习作总生数的70%-80%),也有少数学生写兔子、鸭子、小鸡的,这些选择确实是我们身边的,可以谈得上熟悉。还有的写大熊猫、老虎这些我们这儿根本见不到的动物(环境不宜,也没有适其生长的动物园),至于熟悉恐怕是根本谈不上了。但综观学生选材情况,仍显得褊狭,而且像写猫或狗的大概是一些孩子从刚开始写动物习作就做出的选择,且从习作内容看有新意的也不多。
        二、偏移叙述重点,多粗线条勾画。
        学生在明确写一种动物的基础上,也明白要描绘动物的动作,并借助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的可爱,但在叙述过程中多偏重叙述与动物的交往过程,忽视对其动作的具体描绘(例略),或者仅用诸如弄、望、打这类比较宽泛的动词,缺少细节性描绘,如:我生日那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足球,气刚打满就被小黑抢去玩了。球是圆的,小黑想用牙咬球,它一咬,球就跑了,我看它追球很高兴,就没把球拿回。当我看到它的时候,他正用头撞球,几次都没有瞄准目标,撞在了墙上。它好像知道我在笑它,便把球撞到外面去。小黑把球撞到树林中,由于树木太多,它只好放弃了。类似这样粗线条描绘动物的文字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三、使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但思路单一,缺乏创新。
        学生能够在习作中使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但语言表达比较单调,多见于学生作文选中出现的文字,如“身穿貂皮大衣,就像一位千金小姐”、“炯炯有神的眼睛像一颗夜明珠”、“它可是老鼠的天敌”等等。
        因为此篇考试习作来源于课本,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针对学生习作准备、习作心理、习作后是否进行反思、修改等情况作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做出了以下归因:
        1、部分学生习作时惰性较大,套用他人遣词造句方法,甚至整篇套用他人习作,交差了事。或者在自己过去习作的选材、水平上踯躅,不愿进行创新。
        2、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的观察与体验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段文字明确揭示了习作教学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及其重要作用,只不过比较宏观而已。具体操作途径各有不同,针对此次习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笔者认为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树立创新思想,“我手写我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由于个体对世界认识水平、思想境界、知识储备及自身经历、体验等的不同,他对事物的认识、生活的感受一定有所不同,所以,每一篇学生独立创作的习作都应该是新的,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习作的创新,首先基于求实。这种求实思想不但教师要具备,更需要帮助学生具备。把“写真人真事实景实物写出真感真情”作为衡量学生习作记叙文优劣的首要标准,并帮助学生树立这种标准,鼓励学生“真实的习作就是最美的习作,真实的情感是最宝贵的,你,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去看、去听、去想。实现“我手写我心”。
        其次,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不妨从习作教学开始。现在的学生身边,优秀作文选拾之即来,加之网络的存在,对于一篇选材范围极其广阔的习作,学生可用来参考的例文用“比比皆是”来形容当不为过。对此,就更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白石老人曾诚恳告诫模仿他的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妨以类似与此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学习习作例文的方法可以,但语言一定要是自己的,要写出自己的情感、认识,特点,这才符合语言文字承传、发展的规律。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生活中也有着无穷无尽的宝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不但是丰富学生素材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认识身边事物形成正确判断能力及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需要,只有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写生活,才能实现习作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可从以下途径进行:
        2.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笔者曾根据传统节日、学科教材及自己观察到的身边现状,引导学生开展了题为“过年了”、“我家的餐桌”、“一周小当家”、“清洁工的一天”“煎饼文化”、“家乡变化大”等不同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主题鲜明,贴进学生生活实际,可操作性强,或长线或短线,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观察思考能力提高了,性情也得到了陶冶,习作时也就有话可说了,直接的表现就是在他们的笔下流淌出来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文字。一位同学平时习作水平一般,可他写的《家乡的煎饼》,从满是宿迁味的煎饼的叫卖声,到烙煎饼的动作细节乃至不同原料煎饼的色、香、味,真可以为我们宿迁的煎饼乃至勤劳、智慧的宿迁人作广告了。
        2.2、引导学生写好日记。
        日记不但要写,而且要写好。低年级可以写话,长短不限,主要是培养学生勤观察、勤思考、乐动笔的习惯。多年来,笔者一直坚持让学生作这样两项家庭作业:读书、写日记。日记每天都改,主要采用面批指导与学生互批相结合的方式。
        晨读课,学生读书时间我批阅学生家庭作业,批阅重点是学生日记。及时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这些闪光点可能是选材上的,也可能是语言表达方面的,即便是一句话、一个词,只要出自学生独立思考,我都要予以大力表扬,优秀日记还要在每天的“精彩回放”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组织大家评议,学习优点、改进缺点,让学生每天都走进习作,体验表达与创作的乐趣。                     由于引导及时,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不断提高。一位学生留心观察了跳高虫的活动,写下了自己做的有趣实验,把跳高虫放在棍子上,结果发现无论放在哪儿,它总是往比自己高的地方爬,由此得到了这样的启示:人,应该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还有一位同学写了这样的一篇雨中日记:
        2006年10月25日   星期三   阴有雨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随着天气,我们也显得没精神了,到了下午,还下起了雨。
        下午出来站队放学时,还是毛毛细雨,等走到顺河商城那儿不下雨了。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怕被淋成“落汤鸡”。但走到半路,雨点竟越来越大了我心想:唉,空欢喜一场,马上就变成“落汤鸡”了。后来,路队长马倩带着大家小跑,但身上已经湿透了。她笑着说“我们这不是‘落汤鸡’,而是‘落水鸡’。”我说:“世上根本没有‘落水鸡’这个词,只有‘落汤鸡’。”马倩又说:“你也不想想,落汤鸡,汤只有那么一点点,而落水鸡,落入了水中,水才真正多呢!”我笑着说:“还真是的!”最后马倩还说了许多“落江鸡”、“落海鸡”……
        后来,雨又下小了,我快步跑回了家。
        日记中流露出来的孩子世界的纯真、乐趣让人忍俊不禁。“夫为文者,缀情以入文”(《文心雕龙》),只有发自学生心灵的表达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创作。
        四、加强写作指导与评讲课的教学。
        由于现在的课本习作内容安排都极重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我们不妨在指导课之前安排一个观察体验期,根据习作内容有目的地安排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人、事,为习作做生活的准备;学生要形成和提高写作能力,深入生活是必须的,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阅读面,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但是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和讲评,学生才能清楚地了解要“写什么”,并且学会“该怎么写”,在创作中学会观察、学会创意。这就要求老师们上习作评讲课既重评讲,更重修改,让学生再次修改老师批改、评讲后的习作,切实明白写法,提优补缺。
        此外,平时我还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我拿出了自己的存书,带动更多学生带来自己的书,成立班级图书角,每天给孩子们固定的时间读书,并把读书作为家庭作业中固定的一项,读书笔记未必天天写,但书一定要天天读,并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否则“源头活水”也就成了空谈,再者,一个每天都在文字中漫步的人,哪怕只有那么一小会儿,一天天,一年年,也一定会带上书香,受到浸染的。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以上,是笔者由今年五年级期中测试学生考场习作产生的思考,说来与大家商榷,以求抛砖引玉。最后,笔者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思考:是否我们语文测试中习作题型能够再灵活些,既源自学生生活与教材,又避免与练习中的习作内容雷同,这样或许对于培养学生习作思维灵活性,促进平时练笔的扎实性会起到更好的“指挥棒”的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