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问题驱动”法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6月   作者:王荣强
[导读] 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化学内容、问题呈现的载体和桥梁,内容多,面广。然而教材呈现篇幅短、内容少,只有两章就将重要的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的化合物介绍完了。本人在多年的高考复习中,要么面面俱到,耗时太长,效果也不理想,要么清清点水,效果更差,总感到束手无策。近两年,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大胆地进行新的课堂教学尝识—采用“问题驱动”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也很

王荣强    四川省剑阁中学校  628300
内容【摘要】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化学内容、问题呈现的载体和桥梁,内容多,面广。然而教材呈现篇幅短、内容少,只有两章就将重要的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的化合物介绍完了。本人在多年的高考复习中,要么面面俱到,耗时太长,效果也不理想,要么清清点水,效果更差,总感到束手无策。近两年,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大胆地进行新的课堂教学尝识—采用“问题驱动”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也很欢迎。下面我就谈谈如何用“问题驱动”法时行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
【关键词】问题驱动  元素化合物知识  复习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6-014-01

        所谓“问题驱动”就是将要复习的内容,不是简单的重复再现,而是设计成一些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思考、加工、解决问题,并通过课堂讨论,同学帮助,老师完善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了老师复习的机械重复,老师忙,学生闲,学生一看了然,一过盲然、一考木然的无效复习。例如我在复习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时,并没有逐一呈现Na,Na2O,Na2O2,NaOH,Na2CO3以及NaHCO3每一种物的相关内容,而是设计了Na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产物是什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通过回忆、思考、整理解决问题,然后通过讨论、评价、完善,既达到了内容的复习,同时又利用化学知识解决了化学中的问题。对于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再设计一些问题加以补充和完善,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被动地学习接收知识,而是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争论中学、在比较中掌握。在近两届的高三高考复习中,我都采用了“问题驱动”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高考中化学均取得了学校平均成绩增幅最大的好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应用“问题驱动”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时,要想真正达到复习的效果,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要科学、合理、针对性强、有价值。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说明知识的获得应该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一个好的问题驱动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使问题更加具有挑战性,学生正是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获得学科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因此,好的驱动问题是学习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指向标,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应引导学生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计出合理的驱动性问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问题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应是不同的。


对于基础较薄弱班级的学生,可以将问题设计的难度降低一些,如在复习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时,可以先给学生画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网图,让学生根据图示写出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从基础部分入手,让学生主动复习,理解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只有这样,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设计要体现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
        近几年来,大多数学生害怕学化学,考化学,尤其害怕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头脑一片空白。究其原因,教材内容少,实际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多,没有化学知识,就谈不上化学问题解决,尽管元素化合物知识零、散、乱,但也还有其内在的联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老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关系,找出内在规律。普遍性要规律掌握,特殊性的要重点记忆。如SO2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可以根据组成及硫元素的化合价得出三大性质,酸性氧化物、氧化性、还原性,规律掌握,特殊记忆SO2具有漂白性,还可以按结构—性质—用途(保存、制法)思路设计问题,使学生理解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并加以运用。
        三、问题设计要注意知识间的融合
        元素化合物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只是教材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不同,但最终一个学段是一个整体。因此在问题设计时,可以打破节与节、章与章、书与书的界限;也可以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其他部分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化学平衡、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内容结合起来。设计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复习Na2O2时,可设计这些问题使学生深刻认识Na2O2并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Na2O2与H2O反应有何现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褪色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如何证明?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四、问题设计要注重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
        化学是自然学科领域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化学的学习不仅要解决化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要用化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生活、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的化学问题。因此,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过程,除了加强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外,还应加强学生化学观念、化学意识、化学思维、化学方法的训练和提高,观察或实验,解决身边存在的化学问题,学以致用。例如在复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时,可设计问题:已知高铁酸铁具有强的氧化性,问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可用高铁酸钠作自来水的净水剂?解决好这个问题后,学生既能综合掌握相关知识,又能利用化学知识、化学原理,通过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用是为了用。
        以上是我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时作出的改变和体会,还有很多方面需改进和完善,教有法但无定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在提升“问题驱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问题的创设,将复杂的化学知识与问题提问情景相结合,从而实现“问题驱动”贯穿教学,实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如若做到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意义,效果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与学》2017年第4.5.6.7期。
[2]楼晶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新课程,2018.03
作者简介:王荣强,学科职称:化学一级教师,单位:四川省剑阁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