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临床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6期   作者:李慧
[导读] 研究心理干预用于肝硬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李慧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江苏无锡214116)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用于肝硬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所有患者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所好转,但研究组患者数据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差异为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该种护理措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心理干预;肝硬化护理;临床效果
 
肝硬化属于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发作等特点,病症后期患者还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尚无有效的措施能够对肝硬化进行控制,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较为容易出现不良情绪,该类情绪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预后效果[1]。因此本文对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请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区间为29-67岁,中位数年龄为(44.6±7.8)岁。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所有患者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分得60例,对患者的基础性数据予以对比,差异为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用药干预、运动指导、饮食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另外进行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地进行接待,安排主治医生为患者以及家属对疾病以及治疗措施进行讲解,让其了解治疗的原理、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患者举例成功治愈的肝硬化患者案例,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其不良情绪。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随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其安慰、鼓励。叮嘱患者家属,需要积极配合护理干预,同时给予患者鼓励,告知家属,家属的鼓励与安慰对于患者的重要意义[2]。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进行对比,应用汉密尔焦虑量表以及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进行对比;应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予以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对数据的对比用百分比(率)和(均数±标准差)予以表示,行X2、t检验,当P<0.05的差异时,则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所好转,但研究组患者数据改善情况更为明显,数据对比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数据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多数患者较难治愈,因此大部分肝硬化患者会存在不良的情绪,该种情绪会使得患者对治疗存在抵触、抗拒的情绪,甚至是拒绝治疗,不利于其预后效果。因此除有效的常规护理外,心理护理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干预能够让患者加深对肝硬化疾病以及治疗的了解程度,同时鼓励与安慰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进而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3];家人的关心与安慰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理干预充分利用家属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心理护理的研究组,其患者不仅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未应用心理干预的参照组,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均为P<0.05。
综上所述,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预后效果,因此该种护理措施具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蒋正平.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J].健康之路,2017(3).
[2]刘娟.肝硬化护理运用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4).
[3]罗烨,张金荣.心理干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和护理满意度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