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森
(巴中市通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巴中636700)
摘要:CT检查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也逐渐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也有人会认为CT检查辐射量太大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甚至是导致癌症的出现。准确的说CT检查确实存在一定的辐射,但如果我们按照常规进行CT检查,并且尽量降低CT检查的频率,我们就可以避免CT辐射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关键词:CT检查 对身体的伤害
一、做一次脑Ct对身体有伤害吗
1、脑部CT对身体有害吗
CT是电子计算机Z射线断层技术的简称,介入放射学也被广泛应用。人体的性腺、晶状体、乳腺和甲状腺对辐射特别敏感。如果他们长期暴露在大剂量的辐射下,可能导致白内障、绝育、生长迟缓,甚至恶性肿瘤或白血病。
2、脑CT的安全防护
做检查时,用于X射线透视和摄影的剂量很小,在安全范围内。做检查的人拍X光片的剂量相当于看电视一小时的剂量;拍胸部X光片的剂量相当于拍片剂量的1.5倍;如果提到危害,拍胸部X光片的危害相当于抽三支烟对身体的伤害。CT室的选址和墙、门的施工一般都有一定的标准和防护功能。如果设备都是标准化的,做一次CT检查对身体的伤害很小。
3、很少做一次脑部CT,所以不要太担心它的危害
许多人担心大脑CT的危害,但是当我们检查一些疾病时,不可避免地要做这种检查。在人们的意识中,做脑部CT会有一些后遗症,如白血病或脑癌等。做脑部CT时,辐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严重的损伤被人们有所夸大,我们需要对其正确了解。
对于辐射,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在我们居住的空间里,辐射是无处不在的。专业术语是“本底”。它来自于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如家中的放射性气体)和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辐射的常用剂量单位为mSv,本底水平为每年3mSv左右(各地)。胸片辐射剂量很小,而且CT检查脑部辐射也相对较小。两者之和,也就是2.1msv的水平,相当于半年以上的本底辐射水平。癌症发生的概率属于“低”水平,也就是说,患癌症的风险在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之间。
二、CT对身体的伤害
CT检查对人体的危害是受检者受到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类型CT扫描患者的最大体表最大剂量可达到33.6~70.0MGy(3.66~7.00伦琴),仅次于X射线机心导管和消化道造影,是常规X线胸片或体格检查的2.8-11倍。在CT扫描中,皮肤的最大吸收剂量可高达560MgY(56伦琴),一般约为60毫伽(6伦琴);腹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是腹部平片的8倍;在妇女腹部或盆腔CT检查中,子宫放射剂量是常规X线诊断的9~12倍,骨髓放射剂量是常规X线的16~23倍。ICRP研究证实,全身CT扫描可使患放射癌的风险增加约8%。辐射致癌与遗传病呈剂量线性关系,无阈值,即照射越多,发生致命癌症和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目前,滥用CT检查很普遍,病人有一点问题,就要求到医院做CT检查,有的人甚至一个月检查几次,不仅造成经济浪费,还可能造成放射损伤。因此,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普通人,都应该学习一点辐射防护知识,应严格掌握CT检查的指征。如果可以使用非辐射方法(如超声波),就选择使用非辐射方法,尽量不要选择CT检查。尤其要注意育龄妇女、孕妇和婴儿,尽量避免CT检查。提前预防疾病,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三、CT能致癌吗
CT释放的电离辐射可能引起人体基因组的一些不稳定变化。照射后的细胞本身没有遗传变化,但照射使细胞处于可能致癌的临界状态,使子代细胞发生肿瘤突变的频率增加。这种变化可能会增加肿瘤的发病率。但因为一次CT是不太可能导致癌症出现的。
在医学CT检查中,人体也会受到少量的辐射。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和检查范围,人体受到的辐射剂量也会不同。以下是一些不同部位的CT检查所需剂量的介绍:头部10msv,胸部15mSv,腹部平扫11msv,腹部增强22-33msv,盆腔平扫11msv,盆腔增强22-33msv。因此,只要此次医学CT检查所带来的辐射剂量合理,医疗控制下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就不会产生影响。
总之,建议人们只是在需要治疗的情况下才选择做CT检查。少量的CT检查是不会导致癌症的,但我们要避免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毕竟,长时间的CT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四、脑部CT能检查脑梗死疾病的表现
上面介绍了脑CT的致癌风险,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脑部CT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脑缺血导致一系列细胞生化过程紊乱,导致细胞毒性水肿增加,血脑屏障开放或破坏,而血脑屏障开放或破坏将发生蛋白质从血管中渗出,细胞外水分增加,形成血管源性水肿。脑水肿是超急性脑梗死局部脑肿胀和低密度征的病理基础。以下CT扫描征象可表明脑梗死: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豆状核模糊征;岛带征;脑实质低密度和局部脑肿胀。
1、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征象,代表受影响动脉的血栓形成。它通常发生在大脑中动脉的起始端。在血栓形成后,它可以顺行或逆行发展以形成有数厘米长的栓塞,同时相对较硬的血块,导致血管腔完全闭塞和血流中断。诊断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象,需排除假阴性和假阳性,如果双侧增大或一侧略高于另一侧,且临床上无脑血管意外症状,应视为脑动脉硬化,其CT值一般在55 HU以下,有条状“细眉”阴影,基底动脉密度也同时增加。大脑中动脉的高密度征象CT值一般为60-90HU,这是属于一种“病态”阴影。
2、豆状核模糊征
由于基底神经节的细胞毒性水肿,该迹象表明近端大脑中动脉闭塞限制了豆纹动脉的血流,这可以在梗塞后1小时内看到。
3、岛带征
由于在岛叶的侧缘中灰质消失,该区域由大脑中动脉的岛段提供,并且对缺血最敏感,因为它位于最远端区域并且可以被发现仅在岛叶的前部或后部。
4、低密度征
脑实质密度的降低是灰质密度的轻微下降。由于超早期梗塞病灶的血管源性水肿相对较轻,脑实质密度降低程度较小,双侧对比度较差,当CT值差异较大时,双侧同一部位为1.8 HU以上,在排除其他病变的基础上,可以诊断超急性脑梗死。
5、局部脑肿胀
局部脑组织肿胀,表现为局部脑组织脑沟较浅或者是消失,脑组织表面光滑,病变呈扇形或斑片状。病理基础是脑组织中水肿形成的占位效应。根据病变的位置和大小,以下迹象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1)基底池两侧不对称; (2)局部沟的消失;
参考文献
董越,伍建林.田明.多层螺旋CT在脑部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习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14 6 9 一 1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