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外治法对非甾体药物消化道损害治疗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赵丹
[导读] 探究针灸外治法对非甾体药物胃肠损害治疗。
赵丹
(广元市中医医院;四川广元628000)
【摘要】目的:探究针灸外治法对非甾体药物胃肠损害治疗。方法:选取院内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服用非甾体药物的患者80名,对其进行针灸治疗非甾体药物对患者胃肠的损害。结果:采取针灸外治法的患者,其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溃疡的愈合、胃运动、胃酸分泌、消化道的愈合都有所好转。结论:针灸外治法可以有效治疗非甾体药物对患者消化道的损害,具有副作用小、对病人创伤小、病人恢复的快的有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针灸外治法;非甾类;消化道损害
非甾体药物(NSAIDs)在临床上是一类具有镇痛、抗炎、退热、降低血小板黏附力作用的药物,多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热以及各种痛症的缓解。全球约有三千万人每天都在使用这类药物,随着使用者的增加,药物的副作用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对胃肠道和消化道的损害最为常见。当处于酸性条件下时,非甾体药物是非离子化的,这时他们会被胃粘膜所吸收,抑制黏膜的环氧合酶,容易造成胃肠粘膜受损,造成患者消化道的损害。据临床数据显示,服用非甾体药物的患者有12%~13%的概率发生胃溃疡,有2%~19%的概率发生十二指肠溃疡。在澳大利亚每年有大约七千名患者因消化性溃疡入院,其中有33%的患者是因服用非甾体药物而造成。临床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癌变、穿孔等,严重者时常会危及生命。使用常规抗酸治疗愈合的消化道损害,有60%的可能会复发[1],而针灸对于治疗消化道损害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降低服用药物所导致的副作用,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减轻了药物对消化道的抑制,降低因胃肠疾病所导致的药物吸收率降低,从而减轻消化道的负担,本文对针灸外治法治疗非甾体药物对消化道损害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院内2016年3月-1017年3月收治的服用非甾体药物的患者80名,患者有女性58名,男性22名,年龄在21~63岁之间。患者采取针灸外治法进行胃肠损害的治疗,观察患者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溃疡的愈合、胃运动、消化道愈合情况、胃酸分泌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不具有可比性。参与此次治疗的患者均已知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取穴,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患者取仰卧位,取患者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内关为主穴,取患者三阴交、梁门、公孙、阳陵穴为配穴。在患者需要施术的穴位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要保持洁净,切忌接触污物,防止重新污染。在施针时以主穴为主要针灸穴位,配穴可根据病人的病情酌情加减,每次取4~5个穴位,采用毫针常规进针法进行针灸,身强体壮的青年人重施泻法,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则着重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留针三十分钟,每天施针一次,十天则为一个疗程,上下疗程之间需要停针三日。有习惯流产史的患者要慎用针刺。
针刺后可用艾条进行艾灸,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艾绒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热刺激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可以选择隔姜灸,艾灸的壮数越多,对患者的刺激量就越大;艾灸壮数越小,对患者的刺激量就越小。取穴可以选择中脘和双膝关节的足三里。每个穴位一般灸3~7壮,一般距离皮肤2~3厘米,以不引起患者皮肤灼痛为度,一般每个穴位艾灸时间为10~15分钟,初灸时,每日1次,3次后改为2~3天1次。急性病可每日灸2~3次。要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患者的治疗都进行三个月,观察患者的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溃疡的愈合、胃运动、胃酸分泌情况、消化道的愈合以及患者满意程度。

二、观察与记录
2.1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溃疡的愈合、胃运动、胃酸分泌情况、消化道的愈合以及患者满意程度。
2.2记录
记录患者每周进行的检查,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溃疡的愈合、胃运动、胃酸分泌情况、消化道的愈合以及患者满意程度。保证患者食物、饮水的差别不大,减少误差。
三、结果
患者的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溃疡的愈合、胃运动、胃酸分泌、消化道的愈合情况来看,有治愈的患者13例,显效的患者21例,有效的患者41例,无效5例,总的有效率为93.75%,患者满意度为97.5%。
四、讨论
根据临床取穴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足三里89.39%、中脘62.12%、内关40.91%、胃俞30.30%、脾俞19.70%、梁门10.61%、公孙7.58%、天枢6.06%、肝俞6.06%、三阴交6.06%。腧穴配伍由高到低的使用频率为足三里和中脘54.54%、足三里和内关39.39%、中脘和胃俞24.24%、中脘和脾俞15.15%、公孙和内关6.06%。
由此可见,针灸外治法治疗消化道损害使用的腧穴配伍多以足三里和中脘相配,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同时也是胃腑的下合穴,具有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下合穴具有“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肚腹三里留”的作用,由此可见下合穴具有治疗腑病的作用。足三里多为治疗胃腑病的主要穴位[2]。
中脘穴在《难经》中被称为“太仓”,《脉经》中也详细论述过中脘穴对于胃腑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作用[3],中脘配足三里具有治疗胃痛的功效,配内关具有治疗吞酸、恶心、呕吐的作用。中脘穴为胃之募,腑之会,有补中气、治疗胃部疾患的作用。
内关穴属于心包经络穴,位于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内关穴是联络三焦、八脉交会穴,而心又主神明,故情志失和、胃气上逆、气滞血瘀、胃痛反胃、十二指肠溃疡等都可以用内关穴进行调理[4]。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可得,针灸外治法可以更方便有效的治疗非甾体药物对患者消化道的损害,经济安全。针灸外治法还可以促进胃粘膜的血流运行速度,刺激相关胃肠激素参与调节胃分泌功能,例如生长抑素、前列腺素等[5],并能降低药物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医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等.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6-1867
[2]张夏毅,张天生.针刺治疗胃病腧穴配伍的研究近况[J].北京中医,2007 ,26(6) :382-383.
[3] 张夏毅.腧穴“胃病方”逆转胃粘膜损伤的临床研究[D].湖北:湖北中医学院,2008.
[4]林锓武,陈以国.内关公孙配伍协同作用的神经解剖学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2):95-98.
[5]陆英杰,连至诚.胃肠激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38-13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