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人要注意痰菌检查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罗雪
[导读] 结核病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机体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侵入患者机体各个重要脏器,临床治疗中大多以肺部结核为主,因此又将结核病称为肺结核。
罗雪
        (米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攀枝花 617200)
结核病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机体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侵入患者机体各个重要脏器,临床治疗中大多以肺部结核为主,因此又将结核病称为肺结核。该病主要病发于青年人,病程潜伏期多达1~2个月,而且具现有资料可知,该类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对于已经患有结核病患者在进行临床常规痰菌检查时应该注意哪方面呢?
一、了解结核病的病因以及常见症状
结核病常见的病因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机体所导致的,该类菌群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呼吸道,因此肺病患者可以通过咳嗽向周围空气释放结核菌,一旦有正常人将其吸入体内,就会导致病菌在患者肺部增殖。大多数早期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轻微或不明显,因此极易被患者所忽视,导致该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率不高。但是随着病程推移,结核病患者会出现咳嗽、盗汗、午后低热、咯血、消瘦以及乏力等典型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明显消化道症状。因此患者应该提高警惕,若近期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等情况时应该尽早到就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耽误病症最佳治疗时机。
二、痰结核菌检查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痰结核菌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议患者在早晨入院进行检查;(2)建议患者在清晨进行吸痰操作,且检查的痰液应该是肺部咳出的化脓性痰液,而不是鼻腔分泌物以及唾液;(3)在进行吐痰操作时应该听从护理人员指导进行漱口,这样能够确保所留痰液中的细菌来源于肺部;(4)装痰液的容器最好选用医院提供的专门收纳器,这样能保证所盛痰液中病菌来自患者本身;(5)送检过程中就应该保持收纳器密封,这样能够保证痰液在送检过程中不遭受空气及其他途径污染。

三、结核患者要注意痰结核菌检查的哪些事项
根据临床治疗经验可知,对于结核病人进行痰结核菌检查的操作分为结核分枝杆菌涂片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两种情况。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是临床确诊或者治疗结核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也是诊断肺结核病最特异性的方式之一。该种检查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得到结果快、患者治疗配合度高等优势。在我国肺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群较为少数,因此在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检查时多采用抗酸杆菌性状来表示患者是否存在结核病。通常情况下,痰涂片抗酸杆菌呈现阳性则表示患者存在肺结核,少部分已经接受抗结核化疗的患者或未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检查结果可出现阴性但是痰培养结果则可表现为阳性,故容易出现误诊情况。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对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主要是用于痰涂片呈阴性但患者存在结核病症状的情况,主要是将痰液充分消化后接种于培养基上,一般接种一周后开始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结合抗酸染色对菌群进行定性。结核菌培养能够为结核病检查提供最为有效可靠的证据,且该检查的灵敏度远远高于痰涂片检查,故在临床检查中又有结核病“金标准”之称。该项检查结果若为阳性一方面有利于专科医生对菌种进行鉴定,另一方面有助于医师尽早对菌种进行耐药敏感性检测、尽早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改制定,对于提高患者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也都具有积极意义。
虽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结核病患者能够通过痰结核菌检查找到相应的结核菌,但是一旦发现能够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对于肺结核疑似患者或存在肺结核可疑性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建议其至少进行三次的痰结核菌涂片检查,这样能够保证检查的准确性。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建议患者进行痰培养。
四、小结
结核菌治疗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患者除了应该早期、足量、联合、规律以及全程服用抗拒抗结核菌类药物治疗之外,还应该注意定期到医院进行痰培养检查。因为痰结核菌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病的“金标准”,患者可以根据专科医师的建议自行到医院进行痰培养,通常情况下一周左右就可以出结果。患者还应该保持充足的日常锻炼以及睡眠时间,这样能有助于病症向好的方向转归,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增加病症预后效果以及日常生活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