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什么疾病?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冉晓青
[导读] 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基本的身体检查项目,在健康体检中属于必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等,仅需采集指尖血液便可进行检查。
冉晓青
(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四川攀枝花  617066)
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基本的身体检查项目,在健康体检中属于必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等,仅需采集指尖血液便可进行检查。血液可反映内脏器官、组织的健康状态,若身体相关功能异常,血液的成分及含量会出现一定改变,故而,予以血常规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全身健康状态,如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含量。
那么,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什么疾病呢?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血常规检查并不能明确诊断出什么疾病,但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反映如下问题:白细胞的数量、比例情况;贫血的存在、类型,或者是否有白血病的可能;血小板含量。有很多疾病均会有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筛选出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症等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若血常规检查结果出现问题,应及时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予以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血液主要是由血浆、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向各个器官输送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机体产生的)排出体外,维持动态平衡,保持身体健康。若血红蛋白超标,则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易出现心脏病、休克、脱水等,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减少则表示存在明显出血或贫血。白细胞水平直接反映着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情况,若含量增高,可能是生理性的,如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过重时,白细胞含量可能会有所增高;若是病理性的则可能是出现感染、炎症或白血病、烧伤等所致。若白细胞含量过低也可能是存在感染类或自身免疫性缺陷疾病(如麻疹、败血症等)。白细胞分类计数则是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如血小板含量有所降低可能是出现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斑狼疮等疾病。

总而言之,血常规检查可作为疾病辅助检查项目,可用于辅助诊断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贫血
大部分女性易因生理期或者其他生理原因出现头晕、气短等相关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贫血,临床若无法确诊疾病,可进行血常规检查,明确血细胞情况,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疾病。在血常规检查过程中,可有效观察到机体内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这也就能进一步明确贫血情况。若是血红蛋白过低,则说明机体已出现贫血。
二、感冒
感冒属于常见多发疾病,通常可自愈,当病情较为严重者可以就医检查,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血液检查,观察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数量。并根据检查结果明确感冒类型,比如,一般细菌性感染者可见机体中性粒细胞含量显著升高,病毒性感染患者则会出现淋巴细胞含量明显升高。
三、凝血障碍
部分患者在受伤后可见伤口一直向外渗血,且持续较长时间也无法停止,此时应注意就医行血常规检查,对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含量进行重点观察。这主要是因为血小板主要作用就是促进血液凝固、凝血和止血,若伤口长时间向外渗血则要考虑体内的血小板是否过度缺乏,应及时进行体内输入血小板治疗,同时在日常生当中尽量避免受伤,以防止生活中的意外造成伤口而血流不止。
四、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
此类疾病以青少年较为多发,青少年儿童若出现经常咬手指、咬衣角等行为,应慎重考虑是否存在寄生虫。及时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是否有嗜酸性粒细胞存在进行观察、分析,若含量显著增高,则应考虑及时对寄生虫实施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主要是对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血小板等进行检查,通过对相关指标异常变化进行分析,可辅助检查出贫血、感冒、凝血障碍、感染或过敏等疾病,在身体出现相关不舒适症状后,应注意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及时予以针对性治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