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娜娜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38例上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n=19)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研究组患者(n=19)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选择性腋窝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最终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后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选择性腋窝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上肢骨折;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
臂丛神经入路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广泛,麻醉师需根据患者手术类型以及入路方式选择适合的臂丛神经入路麻醉方案。但是,由于患者甚至出现大面积损伤或无法对患者神经组织效果进评估,使得患者上肢手部感觉麻醉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单一的进行臂丛神经入路麻醉无法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1-2]。基于此,本文对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38例上肢骨折患者行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38例上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每组患者均19人。对比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该组共有男性患者10人,女性患者共有9人,年龄范围在2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68±1.42)岁,体质量指数20.17-26.88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58±1.04)kg/m2;研究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选择性腋窝神经阻滞,该组共有男性患者12人,女性患者共有7人,年龄范围在2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1±1.39)岁,体质量指数21.20-27.38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5.36±1.11)kg/m2。
注:本次研究排除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排除患有语言障碍患者;排除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且所有所有患者在本院经CT检查后均符合上肢闭合骨折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次实验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医护人员患者非手术一侧上肢留置静脉导管,对患者生命体中进行密切监测,使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患者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医护人员从患者穿刺点涂抹无菌超声胶,将6-13MHz型号的超声探头置入,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
对比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包括肌间沟入路(注射10mL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锁骨上入路(注射15mL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以及锁骨下入路(注射10mL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
研究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选择性腋窝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在肌间沟入路进行三点臂丛神经阻滞,每个点均注射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7mL,随后在超声引导下腋窝腋动脉内注射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7mL,最后在患者腋动脉侧上方进行皮下注射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2mL。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后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主要从桡神经、正中神经以及肌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四方面分析。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其中使用(±S)进行计量资料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后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对比,结果用t检验;用[n(%)]进行计数资料对比,结果用X2检验,如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后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对比,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后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后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S)
3讨论
上肢骨折或其他损伤疾病发病于多个年龄段,但主要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其中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对麻醉的耐受力较差,同时加之系统和器官功能老化、自身肌肉萎缩和脂肪成分增多,从而导致麻醉师在进行麻醉师难度较高,以往传统的臂丛神经组织无法满足患者的具体要求。超声引导下麻醉方案主要是通过技术完成对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清晰显示出患者颈部肌肉和血管,同时显示穿刺中针体和针尖[3-5]。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后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选择性腋窝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患者麻醉后阻滞起效时间与完善时间更好,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培.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研究,2019,27(11):76-78.
[2]谢丹,刘霞,吴军,等.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6,29(20):24-25.
[3]杨成业.对接受上肢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2):82-83.
[4]阮振华.实时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医药前沿,2018,8(10):82.
[5]张晓侠,王志学,聂明辉,等.超声引导下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急诊手外伤手术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6):679,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