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青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心血管科;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观察组护理后的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理状态,因此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心理状态;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骨后疼痛,在疾病的影响下,不但会影响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1]。为了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理状态,便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法。鉴于此,本课题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提出的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诊断标准[2],且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跨度为42-73岁,平均为(56.8±1.2)岁;心功能分级:II级20例、III级12例、IV级8例。对照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跨度为43-74岁,平均为(56.9±1.1)岁;心功能分级:II级21例、III级11例、IV级8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流程执行。观察组则实施协同护理模式方法,具体包括:
(1)构建协同护理责任小组。在科室内部及时构建协同护理责任小组,由小组成员在了解患者及患者家属受教育水平、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协同护理计划方案,然后加以实施。
(2)协同健康宣教。了解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薄弱知识点,然后进行健康宣教干预,普及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期间需注意的基本事项,提高患者及家属认知;同时,针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需耐心解答,消除患者及家属心理疑惑。
(3)协同心理护理。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常见的焦虑、抑郁心理进行疏导,可以采取伴乐疗法,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并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4)协同康复训练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比如深呼吸训练、6min步行距离练习等,指导患者家属陪同,指导患者家属掌握心肺复苏的技巧方法,以便紧急情况下能够对患者实施抢救,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护理后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两项心功能指标水平。
(2)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改善越明显[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S)表示,然后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相关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NT-proBNP为(254.88±25.91)pg/ml、LVEF为(58.3±6.1)%;对照组的NT-proBNP为(496.11±26.56)pg/ml、LVEF为(49.1±6.0)%。观察组护理后的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t=10.293、6.254,P<0.05)。
2.2两组护理后相关心理状态指标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协同护理模式,指的是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础,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鼓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参与健康护理当中,利用现有护理资源,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一种全新护理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及心理状态,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方法非常关键。
本次观察组患者采取协同护理模式,护理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效果以及心理状态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从中可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理状态;因此,具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波,付余,杨静,杨双燕.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焦虑和抑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22-23.
[2]赵冬梅,裴沛,于波,高学琴,刘友斌.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3):365-366.
[3]刘爱君,李伟.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7):7225-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