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罗天燕
[导读] 探究分析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罗天燕
(泸州市合江县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计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利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VAS评分、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针刺;右美托咪定;髋关节置换术;认知功能障碍;VAS;MMSE;价值
 
据估计,2050 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中国老年人口将达24%。随着社会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矛盾越来越严重,导致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HF)的几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重建患者髋关节正常功能的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据统计,髋关节置换术后3/4患者会出现较明显的疼痛,相关学者总结出THA术后早期疼痛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①手术本身对髋周组织造成的损伤;②关节假体置入后髓腔压力増高或假体与骨界面不匹配;③术后髋关节周围炎性因子聚集刺激周围神经末梢;④术后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提高[1]。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计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6.75±3.41)岁;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7.02±3.44)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骨科诊断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年龄>60 岁患者,ASA分级Ⅰ-Ⅲ级,遵循病人及家属同意;手术时间为 40 min ~120min,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有冠心病、痴呆、智力发育障碍、脑梗塞病史,心肌梗塞病史,抑郁症;因病情需要改用其他治疗方法者;中途退出、转院患者。两组手术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术前访视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水平、既往病史、手术麻醉史等,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心电监护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安静5分钟后记录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BIS值,对照组患者入室安静30min后给予气管插管,利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全身诱导麻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选择内关、合谷、印堂穴、太冲穴,将选定穴位处皮肤以酒精擦拭,待干后贴覆电极,连接经皮穴位电刺激仪,频率为2/10Hz的疏密波电针刺激,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的酸胀感为度。刺激时间为麻醉诱导前,针刺30min后开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首要的指标为BIS值,次要指标为血流动力学指标[2]。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VAS评分、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所得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VAS评分、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对比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6.67%(11/30),实验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麻醉手术后出现认知障碍并不罕见,综合文献得出,大手术老年患者POCD的发病率为20%左右。POCD的易发因素包括:高龄、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酗酒、感官缺陷、营养不良等。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存在老龄多、创伤大,出血量多,术后中到重度疼痛,造成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3]。目前国内外学者对POCD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干预措施都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大量的证据表明针刺可以减少POCD的发生,但是其机制还不明了。本研究试图通过针刺干预,减少老年THA的炎症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疼痛,从而找到一种减少POCD发生的有效方法。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显著降低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对于提高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滨滨,张丹琦,孙莹, 等.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阻滞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6):1374-1376.
[2]董俏,刘春,杨翠萍.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1):63-65,69.
[3]杨梅.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基层医院应用[J].家庭医药,2019,(10):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