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马茂聘
[导读] 探究分析心脏康复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马茂聘
(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脏康复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心脏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整体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接受了心脏康复治疗后,心脏功能显著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更低,且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优化患者的心脏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地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脏康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肌病;价值;心功能;有效率
 
缺血性心肌病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类型,随着我国经济进步和老龄化发展,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严重受损,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有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早期心脏康复治疗的开展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心脏康复治疗对该病治疗过程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对照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为65岁、年龄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71.22±2.41)岁,平均病程(4.32±1.22)年。实验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为64岁、年龄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71.21±2.11)岁,平均病程(4.24±1.18)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无治疗禁忌症;部分患者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疾病;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转院、死亡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可对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等[2]。实验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给予患者的早期心脏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按照患者的心脏功能强度安排三期运动,早期康复训练为期一周,主要安排固定距离的行走、上下楼梯等;第二阶段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加强训练的强度,进行骑行、太极拳、慢跑等活动;第三阶段继续加强运动的强度,例如在家进行家务劳动、散步、体操、跑步等。在训练治疗的期间必须充分做好热身活动,强度以患者的最大耐受为宜,期间增加患者的起居护理、营养支持和健康教育等,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3]。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整体恢复情况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所得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显著改善,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心血管疾病,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往往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和早期心脏康复训练,以患者为护理中心,从患者的全方位护理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4],增强患者的术后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心脏康复治疗对该病治疗过程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接受了心脏康复治疗后,心脏功能显著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更低,且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优化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倪明科,林琍,宗文霞, 等.心脏康复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7):770-774.
[2]陈明龙.进一步加强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6,20(1):7-8.
[3]周丽娜.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行心脏康复治疗后对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195-196.
[4]马妮娜,李子杰,柴小奇, 等.心脏康复联合常规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5):580-5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