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雌激素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唐义清
[导读] 探究大剂量雌激素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效果。
唐义清
(旺苍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200)
【摘要】目的 探究大剂量雌激素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我院6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应用正常剂量雌激素治疗)、实验组(33例,应用大剂量雌激素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7.88%)高于对照组(63.64%),P<0.05;实验组治疗后子宫体积较对照组更大,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更厚,且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使用大剂量雌激素能有效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大剂量;雌激素;中重度;宫腔粘连;复发
  
宫腔粘连属于目前患病人数较多的妇科疾病之一[1],主要是由于非妊娠或妊娠子宫创伤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进而导致宫腔前后壁部分或全部互相粘连,以致宫腔变窄或消失,最终导致不孕、月经异常、反复流产等问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2],若治疗不及时,可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部分患者可出现慢性盆腔痛,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
目前临床治疗宫腔粘连以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较常见,对缓解病情具有较积极的意义,但有研究显示[3],开展上述手术治疗后,大约有3.1%-33.6%的患者可发生再粘连,而中重度粘连患者所占比可达30.0-62.5%,因此,如何预防术后再粘连复发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问题。我院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患者使用大剂量雌激素起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随机将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我院6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实验组(33例)。
对照组33例患者年龄为23-40(28.75±2.46)岁;16例中度粘连,17例重度粘连。
实验组33例患者年龄为22-41(28.69±2.52)岁;17例中度粘连,16例重度粘连。
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于患者月经结束后3-7天开展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给予静脉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在宫腔镜下开展手术,术中认真检查宫颈管、宫腔各壁、宫底、宫角等部位情况,认真观察宫腔形态、大小及粘连程度,于粘连带薄弱处切开(使用针状电极),以对侧为参照,实施粘连分离术,电切较硬的粘连组织(使用环状电极),待宫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可结束手术。必要时床旁彩超监测。术后,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预防感染治疗。
1.2.2 药物方法
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戊酸雌二醇(补佳乐)治疗,对照组应用正常剂量雌激素治疗,即每次口服1mg补佳乐,每天3次,连续3个月;实验组应用大剂量雌激素治疗,即每次口服3mg补佳乐,每天3次,连续3个月。
 
1.3 评估指标
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复发人数/治愈人数×100.00%)。
治疗有效率[4]:统计治愈+有效占比和。治疗后,宫腔形态正常,月经恢复正常水平,宫腔镜显示可见双侧输卵管开口为治愈;宫腔形态基本正常,月经量较术前增多,宫腔镜显示未见双侧输卵管开口或见单侧输卵管开口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7.88%)高于对照组(63.64%),P<0.05,如表1:
 
3 讨论
较多研究证实,宫腔粘连的发生和人工流产、医源性损伤、感染等存在一定相关性,随着近些年无痛技术的开展,人工流产术人数增多,宫腔粘连患病率显著增加,而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常用方法,但由于中重度粘连患者宫腔创面大,正常内膜组织少,术后较易出现复发现象,故有必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本研究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使用大剂量雌激素起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这主要是由于使用大剂量雌激素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从而促使疤痕表面上皮再生,达到覆盖原粘连处纤维化疤痕的目的,同时,上述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增生期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化,从而有助于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对预防宫腔再次粘连具有较积极的作用。
此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7.88%)高于对照组(63.64%),治疗后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更优,且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提示应用大剂量雌激素更有助于促进子宫形态及子宫内膜厚度恢复,对预防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得,使用大剂量雌激素能有效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可行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刘颖蔚,赵纯全,赵玲等.宫腔镜下清宫术联合雌孕激素预防稽留流产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8,29(2):220-223.
[2]贺红菊,邢璐,张欢等.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雌激素用量及其效果的Meta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10):763-768.
[3]梁秀文,季新梅,吴琼等.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人工周期中结合雌激素剂量与再粘连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3):296-299.
[4]李秀芳,徐志英.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5597-55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