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胡艳
[导读] 分析探究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
胡艳
(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消毒供应室;江苏沭阳223600     )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方法 将2019年1月至6月未实施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的41批次消毒灭菌物品器械划分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12月实施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的41批次消毒灭菌物品器械划分为观察组,对比2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1.95%与观察组4.88%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实行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防范措施
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向各个部门提供无菌器材、医用敷料及其它无菌物品的保障性科室,肩负着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职责,能保证医院中各个临床科室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状态,对于医疗机构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1]。如何全面评估消毒供应室的管理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方案,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6月未实施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的41批次消毒灭菌物品器械划分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12月实施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的41批次消毒灭菌物品器械划分为观察组。2组消毒灭菌物品及医疗器械的材料性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管理方法
1.2.1风险管理评估
    目前我国医院消毒供应室普遍存在人员结构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多为临近退休或退休后返聘人员,其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及文化水平均参差不齐,甚至部分人员由原有的临床科室调入消毒供应室,尚未熟悉现有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例如:以器械清洗环节为例,徒手接触污染器械或利器,极易出现锐器伤害等事件。同时,消毒供应室现有的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尤其是日常工作期间无法严格遵循消毒灭菌流程规范自身行为,例如:医疗包过期后不重新处理清洁,甚至继续使用已破损的医疗包。此外,极个别技术人员对于消毒灭菌设备维护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难以仔细检查减压阀及安全阀等设备。
1.2.2风险防范措施
    医院结合《感染管理规范》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编写切实可行的消毒灭菌操作规程,明确纳入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形成科学合理且高效运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并且持续细化消毒供应室中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着重强调落实规章制度,引进奖惩机制。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活动,例如:《消毒技术规范》等,树立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及工作责任感,真正意义上做到守法、懂法及执法,有助于识别及控制潜在风险,大大降低人为因素所引发的风险事件。此外,加大对于消毒灭菌设备维修检查的重视程度,仔细记录灭菌日期、灭菌编号及灭菌批次等信息数据,不得随意涂改维修检查记录。
1.3判定标准
    观察2组是否出现漏放化学指示卡、锐器划伤及记录缺失等风险事件计算其总发生率[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处理数据,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1.95%与观察组4.88%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肩负清洗、灭菌及消毒工作职责的核心科室,属于消毒灭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消毒供应室作为医疗机构中供应及周转无菌物品的物流中心,不止能向临床医疗服务提供物品,更能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方法杀灭微生物及细菌,真正意义上做到控制医院感染,保护医护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次研究中发现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人员素质低下、管理制度缺失及忽略设备检修等,直接或间接影响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效率[3]。除转变工作理念外,医院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岗位培训活动,侧重于增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及理论知识,例如:法律法规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技术规范操作及消毒制度管理等,促使工作人员形成问题处理的思维及意识,有助于降低消毒供应室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此外,持续优化及健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机制,立足于《感染管理》等行业机制,规范灭菌杀菌的操作流程,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从医疗设备管理角度来看,消毒供应室以运输、清洗及包装医疗设备器械为切入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规范清洗包装流程,组织高温灭菌操作的知识培训,针对已包装好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则划分其类型,有助于消除运输错误的发生风险,并且仔细记录医疗器械及设备的运行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清洗检查维护。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实行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莹莹.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方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4):169-170.
[2]张春玲.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5):195-196.
[3]王立华.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06):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