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刘婷婷
[导读] 分析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及效果。
    刘婷婷
(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消毒供应室;江苏沭阳223600 )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此次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强化管理模式的10000件医疗器械物品纳入研究(观察组),对之前实施常规管理的10000件医疗器械物品作为对照对象(对照组),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分别为99.99%、99.97%、99.96%、99.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9.18%、99.10%、99.08%、99.06%,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各随机抽取使用相关医疗器械物品的200例患者,观察组感染率仅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两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采取强化管理模式,可提高医疗器械物品各个环节的处理合格率,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因此,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强化管理模式;管理效果
消毒供应室,为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主要负责医院相关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供应等工作。做好消毒供应室相关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供应,能够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使医院感染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1]。因此,此次重点分析强化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强化管理模式的10000件医疗器械物品纳入研究(观察组),对之前实施常规管理的10000件医疗器械物品作为对照对象(对照组),两组相关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一致,无人员调动、离职等情况。由于两组管理前相关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所以管理后数据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法,即按照医院消毒供应室常规管理流程执行,处理好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观察组则采取强化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消毒供应室内部,需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工作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物品回收→清洗→回收→灭菌→发放全过程管理制度等,严格按照制度流程加强管理工作的实施,确保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2)加强分区管理。对消毒供应室进行合理分区,可分为:污染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包装区、检查区,明确各区域功能,加强各区域温湿度控制,加强各区域管控,避免交叉污染。
(3)加强清洗及消毒环节管理。一方面,对相关消毒供应室的相关医疗器械物品进行合理分类,按照规范流程回收,做好标记,避免交叉感染。另一方面,针对医疗用具,严格清洗,选择适宜的清洗方法,比如人工清洗或机械清洗等。此外,加强相关医疗器械灭菌处理,并在灭菌过程由专人看管,确保灭菌工作的安全性。
(4)加强人员管理。对于消毒供应室相关工作人员,需加强管理,通过培训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并定期开展会议,围绕“消毒供应室日常管理工作问题”展开,明确问题,分析研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确保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
(2)两组各随机抽取使用相关医疗器械物品的200例患者,计算、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然后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分别为99.99%、99.97%、99.96%、99.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9.18%、99.10%、99.08%、99.06%,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相关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两组各随机抽取使用相关医疗器械物品的200例患者,观察组感染率仅为1.50%(3/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32/200),两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1.286,P<0.05)。
3.讨论
消毒供应室日常管理工作中,既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对待日常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态度;也需要加强对相关医疗器械物品的管理,做好物品回收→清洗→回收→灭菌→发放全过程管理,进而提高消毒供应室整体管理水平[2-3]。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观察组实施强化管理模式,在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方面分别为99.99%、99.97%、99.96%、99.95%,均明显高于实施常规管理方法的对照组的99.18%、99.10%、99.08%、99.06%;此外,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仅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从中可知,强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室采取强化管理模式,可提高医疗器械物品各个环节的处理合格率,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因此,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庄玉兰,胡梦月,姜醒,林莺.加强对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0):92-94.
[2]宋金艳.浅谈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4):171-173.
[3]高秀梅.探究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4):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