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 林晨 卢萨 寇月稀 张进虎
(航空总医院;北京100012)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管理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通过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社区门诊部就诊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半年的观察研究,对比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与健康教育前比较,100例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且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增加 。结论: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社区疾病防控模式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老年;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并且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其中老年心血管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致残率及致死率也非常高,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的最常见慢性疾病。在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群中,除了基本的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社区管理,开展一系列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增强患者对自身身体状况、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以此提高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主动参与健康教育干预的积极性。本文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长期在我社区门诊部就诊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并加强社区管理,观察干预前后的疗效变化,现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社区门诊部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均在60~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平均体重为kg。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60例,冠心病2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3例,合并两种或以上的患者有25例。从教育程度上,初中及以下55例,大专以上学历的患者有30例,本科及以上学历15例。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语言、听力障碍患者、排除严重并发疾病患者以及精神异常患者。
1.2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2018年8月起开始对100例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并密切跟踪随访,具体措施包括:
(1)每周一次在社区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并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积极宣传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监督落实防控心脑血管疾病措施等。向患者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病因、诱发因素控制要点、疾病进展自我判断和具体治疗办法,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心脑血管对自身健康、生活的严重危害性,从而调动患者参与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2)社区门诊部工作人员在具体健康教育要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心血管疾病有一个积极的认知,指导患者调节情志。例如在饮食、生活、运动上均做出相应的知识教育,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鼓励患者参与钓鱼、书法、养花等活动,不参与容易引起激烈情绪的活动(打牌、麻将、赌博等),同时,在社区活动中心教授患者正确的呼吸吐纳法,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3)指导患者纠正以往不良生活习惯,尽量少饮酒、吸烟,保证早睡早起,早期锻炼,维持充足、稳定的睡眠情况。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可以在社区中心组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参与散步、慢跑、早操、太极或者五禽戏等缓和的运动活动。在饮食方面,告知并指导患者低盐、低油、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饮食知识。血糖正常的患者可适当使用蜂蜜,对便秘有着一定作用。对便秘患者给予番泻叶、麻仁丸等缓泻剂。定期在社区宣传栏发布时令的药膳药方,从中医上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4)开展心理指导。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患病周期长,患者长期都在与疾病抗争中,因此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社区医务人员要重点关注此类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首先向患者阐述心血管疾病发展规律和实际性质知识,提高他们的治疗信心,激发起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可以叮嘱家属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尊重老人的思想和生活,为排解老年患者的心理情绪做出家人应有的努力。
(5)开展用药知识教育。相关医务人员要充分考虑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详细解释用药方法,定期提醒,耐心指导,可以适当要求老人重复和自述正确的用药方式,从而强化老年患者对疾病用药知识的掌握能力。
医务人员还可以为患者构建起一个提醒方法,例如记录用药时间、用量数量等,避免重复服用、漏服用情况发生。
1.3观察指标
采取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00例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做调查。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评定为优秀,60-79分为良好,60分以下评定为不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将相关资料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检验,以表示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情况
在干预前,100例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只有7人得到了80及以上分数,优秀率7.0%,有50人获得了60-79分的分数,良好率为50.0%,有43人评定为不及格级别,占比为43.0%。经社区管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优秀率为40.0%,良好率为40%,不及格比例仅为10%。干预前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优秀率从7%上升到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干预前,100例老年心脑血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干预后则下降到5.3%,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显著。
3 讨论
目前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对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强化自身对心血管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改变“无知”的状态,对约束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还能充分调动起老年患者参与主动性,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循序渐进的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危险因素的控制率和达标率,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幅提高生活质量和和对生活的满意度。此外,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还能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改变了传统社区服务固定的模式,提高了患者对社区服务的满意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100例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后,不仅有效提高了自身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这表明社区健康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血管疾病防控手段。
参考文献
[1]杨素萍,弓燕平.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心血管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8):129+132.
[2]李媛媛,张玉佩,丁国锋. 社区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2016,32(09):1299-1301.
[3]吴凌云,徐秀萍,王秀丽,谢燕,郑文燕,方莉,周淑华,汪芳军. 衢州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健康信念调查[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07):530-532.
通信作者:张进虎,航空总医院天通苑门诊部 email: doctorzj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