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用于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查文亚
[导读] 分析给予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
查文亚
( 天津市第二医院;天津河北300150)
摘要:目的:分析给予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本院74例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并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组,对照组产妇运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运用全程护理,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30%,对照组86.49%,且P<0.05。结论:针对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运用全程护理,有利于优化产妇的围术期指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中转剖宫产;分娩镇痛;全程护理;效果
 
产妇分娩期间的剧烈疼痛一方面给产妇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影响产程进展,而通过运用分娩镇痛能够帮助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有利于产妇在第一产程得到适当的休息,并在宫口全开后有充足体力完成分娩。特别是近年来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为广大产妇的分娩镇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然而仍有少部分产妇会出现分娩镇痛失败的情况,需要立即中转剖宫产术,这也将导致产妇的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剖宫产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对产妇的术后康复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加强此类产妇的科学护理干预极为重要[1]。以下将分析针对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产妇通过开展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本院74例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组,即观察组:37例,年龄22~40岁,均值为(29.2±0.3)岁;孕周为37~41周,均值(39.6±0.3)周。对照组:37例,年龄22~39岁,均值为(28.6±0.5)岁;孕周为37~41周,均值(39.5±0.5)周。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运用常规护理,即加强产程进展的密切监测,并对产妇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关注胎儿状况等;同期观察组则运用全程护理,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对于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来说,如若产前对于阵痛期望值太高,如若发生阵痛失败,将导致产妇心理压力猝然增加。所以在产前需要由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助产师为产妇提供心理护理,结合产妇的心理状况以及其所担忧的情况加强心理疏导和健康知识宣教,避免产妇出现焦虑担忧和紧张等负面情绪。同时要做好于产妇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产妇的情绪变化,并给予相应的安抚及鼓励;(2)术中护理:剖宫产术中给予产妇全程陪伴,同时在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通过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给予产妇鼓励和安慰,使其能够勇敢面对术中的疼痛。对于产妇存在的焦虑恐惧等心理给予安抚,为了避免产妇出现寒战等不良情况,需做好术中的保暖护理工作,同时密切加强个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主治医生。待新生儿娩出后应像产妇分享顺利分娩的消息,并做到母婴皮肤的早接触,同时应用赞美性与夸奖性的语言给予产妇心理安抚,防止产妇由于情绪激动而对其宫缩形成不良影响,避免出现产后出血等意外情况;(3)术后护理:术后应做好产妇的保暖护理工作,同时注意保护其个人隐私。像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的注意事项以及饮食和活动方面的要求,给于新生儿喂养等相关方面的护理指导。对于术后存在切口疼痛的产妇,应加强疼痛护理干预,对于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疼痛度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例如,轻度可耐受的疼痛可通过运用播放节奏舒缓音乐等方式来帮助缓解疼痛感。而针对中重度疼痛者,则需要与医生进行积极沟通交流并严格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加强产妇的饮食指导确保产后能够合理饮食。
1.3评价标准
(1)比较2组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失血量、手术时长、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2)运问卷法对于2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结合问卷评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比较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s)描述,组间数据t、χ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围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P<0.05。
 
3讨论
分娩期间受到子宫收缩、阴道牵拉以及宫颈扩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产妇机体当中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明显升高,也将对产妇子宫平滑肌形成作用,从而诱发分娩疼痛感。通过运用分娩镇痛能够帮助缓解宫缩等带来的分娩疼痛,然而部分产妇由于镇痛失败需要中转剖宫产术,此类产妇容易出现心理状态的波动,特别是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较为严重,为了确保母婴健康和安全还需加强科学的护理干预。通过运用全程护理,分别在产前、术中以及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特别是加强心理疏导来帮助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提升其依从性和配合度,有利于促进剖宫产术的顺利进行[2]-[4]。本次对比结果提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的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并且该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全程护理有助于提升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的总体护理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运用全程护理,有利于优化产妇的围术期指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义明.全程护理应用于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11-5212.
[2]詹燕.全程护理用于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究[J].母婴世界,2019,29(22):180.
[3]栾桂玲.全程护理用于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饮食保健,2019,6(31):190.
[4]石晶,王静.全程护理用于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9,22(6):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