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勇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医院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共计8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和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且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广泛应用微生物检验与监测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对于保障临床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治疗;检测;监测;恢复;有效率;价值
医院感染一直以来都是医院内部管理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医院获得性感染会进一步阻碍患者的疾病恢复,延长患者的病程,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更是需要引起充分的注意。随着侵入性治疗工作的大量应用和抗生素的滥用,医院感染问题日益严峻,也对医院的治疗管理水平产生了不良影响[1]。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是保障临床治疗安全、减少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其应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次研究通过选取到我院就诊的共计8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医院感染中的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共计8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1-76岁之间,平均年龄(53.42±2.14)岁;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2-77岁之间,平均年龄(53.22±2.26)岁。纳入标准: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转院、死亡患者;妊娠期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使用同一批次生产的ATBG-5试纸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并利用ID32E试纸对细菌进行试验,通过TDR-200C对以上两种试纸的进行检测[2],检测完成之后使用超广谱对结果进行初步筛选,最后使用K-B法进行结果确认,当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出现感染,立即给予头孢他啶进行确认,如果患者的抑菌环的直径增大小于五毫米,那么这位患者将会被确定为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统计数据中,患者出现感染后立刻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和治疗,保障患者的疾病预后[3]。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患者人数+一般有效患者人数)/总患者人数×100%)和感染发生率(发生率=轻度、中度、重度感染患者人数/总患者人数×100%)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行卡方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后给予了积极的对症治疗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如果发生感染,这是医院本身存在的病菌和患者机体异常互相作用产生的结果[4]。主观上来说和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和治疗水平高低有密切的关联,可能是由于医院的消杀工作不彻底或者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从客观上来讲,医院本身收治了大量的患者[5],各个科室难免会存在各种病菌的存在,加上抗生素的应用和侵入治疗的影响,患者的机体对于医院内感染病毒的抵抗力下降,因此增加了患者入院护感染的发生几率。因此,临床开展微生物检验与监测是降低医院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的身体恢复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6],不容忽视。本次研究通过选取到我院就诊的共计8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医院感染中的意义,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且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广泛应用微生物检验与监测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对于保障临床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英英.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1):4537-4538.
[2]蔡春香.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9):49-50.
[3]周晓辉.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25):29-30.
[4]朱丽萍.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医院感染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11):170-171.
[5]曾强,刘沙,金梅.某综合医院2013年至2017年多重耐药菌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J].中国药业,2020,29(2):21-25.
[6]李源,陈军华.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4):2099-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