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兵
(四川省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部6373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抽取末梢血进行血糖检验,实验组患者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检验,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低血糖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检结果中的空腹血糖、用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检出率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糖检验结果准确性均比较高,静脉血对于低血糖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静脉血抽取操作较为复杂,末梢血操作简便,应用更加广泛。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血糖检验;低血糖;糖尿病
随着我经济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对糖分的过度摄入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会危害患者多个器官[1],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严重的生活负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且具有遗传性质和终身化特点,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三大慢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糖尿病患者数量的90%,大多在35-45岁后发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功能效果缺失。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2]。做好血糖检验和血糖控制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环节,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分析了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糖检验结果,现具体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女性21例,男性19例,年龄在45-83岁,平均年龄(62.6±3.6)岁;实验组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在47-82岁,平均年龄(61.4±3.8)岁。p>0.05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糖尿病患者[3];②告知患者研究意义,经过患者同意;③心理精神方面正常。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的;②器官具有疾病或者衰竭的;③视听障碍;④具有过敏体质的。本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抽血时间分别为三餐前空腹状态、餐后2h、对照组患者抽取末梢血进行血糖检验,所有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均利用同一批试纸和同一血糖仪进行检测,实验组患者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检验:安排专业的操作人员抽取2ml静脉血放置进真空管,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用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和低血糖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检结果中的空腹血糖、用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比
2.2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检出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通过静脉抽血进行血糖检验,低血糖检出率为25%(10/40),对照组患者通过末梢血进行血糖检验,低血糖检出率为2.5%(1/40)。由此可见,通过静脉血进行血糖检验对于低血糖的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中的不可治愈性使得其一直以来都是治疗和护理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糖尿病的难以治愈使得临床只能以控制病情为主,西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尚不够,能明确的只有过高的血糖会激发糖尿病的病情加重[4],因此能否抑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就是治疗和护理的关键。及时的血糖监测和血糖检验是控制病情的黄金手段[5],对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分析了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糖检验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检结果中的空腹血糖、用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检出率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糖检验结果准确性均比较高,静脉血对于低血糖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静脉血抽取操作较为复杂,末梢血操作简便,应用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徐丹,荣阳,刘晓华.糖尿病患者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糖检验对比分析与检验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0):116.
[2]杨昌芳,马松涛.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糖检验对比[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0):64.
[3]杨伟杰.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糖检验对比研究[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5,(5):304.
[4]穆启霞.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糖检验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7):29-30.
[5]石梅.基于血糖仪与检验科生化分析仪血糖值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