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闫龙1.2,刘瑞2,井水晶2,贺伟刚2,张瑞雪2,王璐1通讯
[导读] 研究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医学意义。
闫龙1.2,刘瑞2,井水晶2,贺伟刚2,张瑞雪2,王璐1通讯作者
 (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0)
摘要 目的 研究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医学意义。方法 择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结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研究对象,在发病内6h内进行头颅CT平扫,CTPI和CIA检查。结果 CT平扫:显示低密度灶5例,未见异常35例;CIPI:脑血流灌注正常16例,异常24例;CIA;20例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不同程度狭窄,5例MCA显著变细,15例图像正常. 结论  CIPI联合CTA可以在一定程度超早期诊断ICVD,同时不断的甄别TIA和不同梗死体积的脑梗死。
关键词: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缺血性脑血管病
近年来, CT灌注成像以及CT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使人们不断的进行关注[1]。其不单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提供系统详细的诊断信息,同时可以让其满足急症患者的需求,给溶栓等早期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影像学依据。本文择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结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研究对象,在发病内6h内进行头颅CT平扫,CTPI和CIA检查。详细的医学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择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结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都满足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同时经过头颅 CT证实,排除脑出血、肿瘤,并除外感染、严重心、肝肾疾病患。所以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1±3.2)岁.
1.2方法
首先是CTPI,在患者发病6h内,进行普通的CT检查,明确感兴趣层面作为动态扫描平面。一般情况下,选取基底节层面,由于这个部分都是由大脑前、中、后动脉三条血管供应,也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区。运用高压注射器以及19G注射针头,,经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 型造影剂优维显,注速为8ml/s,总量为50ml,选择130kv,150mAs, 矩阵512x512,层厚20mm,扫描速度为1层/s,总扫描时间为40s。利用动态分析模块取得动脉及脑内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经CT灌注软件处理获得CIPI图像。
其次就是CTA,比较剂注射注速4ml/s,总量为50ml。选取120kv,240mAs,矩阵512x512,层厚为1.3mm,层间距为0.6mm。扫描范围由颅底到半卵圆中心水平,注射造影剂后延迟 8-20s进行CT扫描。在脑动脉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期,螺旋CT进行连续原始数据的收集,利用计算机后处理功能,构建脑动脉图像。计算狭窄百分率。狭窄测量标准为:轻度狭窄:狭窄小于30%;中度狭窄:狭窄为30-60%;重度狭窄:狭窄超过60%。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展开数据分析选用统计学软件,数据分析使用SPSS 15.0版本,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t检测;检验使用χ2;数据分析P值如果小于0.05,则说明符合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CT平扫:显示低密度灶5例,未见异常35例;CIPI:脑血流灌注正常16例,异常24例;CIA;20例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不同程度狭窄,5例MCA显著变细,15例图像正常.
3.讨论
CIPI联合CIA检查的优点:本文所研究把CIPI和CTA联合运用在超早期ICVD患者的检查存在以下方面的特征成像速度快, 基本上30min完成CTPI和CTA检查,非常适合急症患者的要求。通过1次检查就可以取得普通CT平扫、造影剂强化状态、脑血流灌注、供血 动脉状况等不同方面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诊断提供及时、系统的影像学资料,同时对溶栓治疗具有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
CTPI联合CTA在CI诊断中的意义,CTPI和CTA检查对于大中体积CI的敏感性可以达到100%,另外本文所研究的对比剂稀释原理半定量测定脑组织灌注情况,取得了局部脑血流量以及最大峰值时间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图像上显示病灶中心同周围的影像和对侧的信号显著差异,梗死灶中心区灌注量显著的降低,峰值时间明显延长,而周边区自中心区向外灌注量不断递增,峰值时间逐渐缩短,表现出阶梯样改变,也可以看出缺血半暗带的存在[4]。因此在CI的超早期,CTPI可以在一定程度给大中体积CI提供脑灌注异常的范畴,同时预估出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另外,CT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相关的动脉阻塞的位置和狭窄的程度、长度以及侧枝血流的相关情形,在一定程度给溶栓治疗提供了非侵袭性的直观影像学资料。另外对于CTPI和CTA的临床实践的条件,首先,应该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机同时配置相关的软件,单层CT每次只能进行单一层面扫描,覆盖范围最多为15mm。而多层螺旋CT具有特殊的探测器排列方式,可以进行多层面扫描,每次灌注扫描覆盖范围增大[5]。
通过本文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CT平扫:显示低密度灶5例,未见异常35例;CIPI:脑血流灌注正常16例,异常24例;CIA;20例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不同程度狭窄,5例MCA显著变细,15例图像正常.因此可以看出,CIPI联合CTA可以在一定程度超早期诊断ICVD,同时不断的甄别TIA和不同梗死体积的脑梗死
 
参考文献
[1] 李国民, 杨震杰, 孙勇.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 20(4).
[2] 马荣. CT血管造影联合CT脑灌注成像对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45(7):44-47.
[3] 赵启媛, 金平, 陈生, et al. CT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J]. 安徽医学, 2018, 39(7).
[4] 张海宁a, 何业举b, 赵立明a, et al. CTP联合多时相CT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荟萃, 2018, 33(2):181-184.
[5] 齐燕, 梁祥, 陈鑫, et al. 肾脏CTP与CTA对比研究: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 38(5):935-9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