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解冰茹
[导读] 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调查。
解冰茹  
 (东平县人民医院;山东泰安271500 )
摘要:目的: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74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调查样本,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74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其余18例患者为阴性。高频超声检查有52例阳性病例,22例阴性病例,其中漏诊4例、误诊3例。高频彩色超声诊断率为91.9%,与病理诊断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高频彩色超声诊断特异度为91.0%,灵敏度为96.2%。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诊断率较高。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乳头癌;诊断率
 
甲状腺乳头癌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且以女性为主,患者临床中并无典型表现。甲状腺乳头癌病灶体积小,通常为亚临床状态,加之其并无典型表现因此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常规X线、CT的诊断率非常低。穿刺活检、病理检测是诊断金标准,但由于穿刺活检为有创操作,因此患者依从性非常低[1]。超声是影像学检查的一种,高频超声对组织、器官的识别率更高,本次研究将针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74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调查样本,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患者均为疑似甲状腺乳头癌诊断;患者近期未接受检查、治疗;患者均存在甲状腺结节表现;患者均同意参与调查。患者年龄平均(41.3±6.7)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45例。
1.2一般方法
采用日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高探头频率:3-9MHz。患者仰卧位,在患者颈部后侧放置软垫,让患者头部略微后仰,充分暴露颈前区,在扫描过程中可适当叮嘱患者偏转头部,保证扫描影像清晰。采用探头对进行多角度、多切面扫描,依次扫描甲状腺峡部、左侧叶、右侧叶,观察结节大小、回声、形态、边缘以及内部结构。采用多普勒血液检测仪对结节内部血流信号进行探测。
1.3观察指标[2]
对高频彩色超声诊断情况进行整理,统计诊断率、特异点和灵敏度。诊断率=明确诊断人数/总人数*100.0%;特异点=真阴人数/(真阴+假阳)*100.0 %;灵敏度=真阳人数/(真阳+假阴)*100.0%。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卡方检验。
2结果
2.1高频彩色超声诊断情况
74例患者中有56例(75.7%)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其余18例(24.3%)患者为阴性。高频彩色超声检查有52例阳性病例,22例阴性病例,其中漏诊4例、误诊3例。
2.2诊断率统计
高频彩色超声诊断率为91.9%(68/74),与病理诊断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高频彩色超声诊断特异度为91.0%(17/21),灵敏度为96.2%(51/53)。
 
3讨论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癌症,疾病以乳头状癌为主要类型,此类型疾病起病隐匿,患者病灶小,直径不超过1cm,因此相比其他癌症病灶来说被称为微灶癌由于甲状腺乳头癌为微病灶。本病发展缓慢,与其他癌症相比致死率略低。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不断提升、环境的恶化,导致本病的发生率不断提升,且患者死亡率也有所升高。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发现,甲状腺乳头癌患者疾病晚期多存在周围淋巴结转移表现,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预后不理想。而本病早期开展针对性治疗则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患者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但由于其病灶小,触诊阳性率低,且患者早期并无特异性表现,患者多为手术病理检查或体检超声检查时发现疾病,导致疾病误诊、漏诊率非常高。
X线、CT等是常用的影像诊断方式,但其针对机体软组织、器官的显影并不理想,分辨率较低,因此诊断率低下。此外,X线、CT均存在辐射,因此也会给患者带来损伤,不利于疾病的诊断。穿刺活检是现阶段临床中使用率高且具有权威性的诊断方式,但由于病灶小,标本采集存在一定困难,且此种方式为有创操作,会引发疼痛,患者接受程度更低。此外,穿刺活检对病理医生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
多普勒超声仪为无创、无辐射影像检验手段,其对患者的限制较低,临床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且其造价低廉,因此临床普及度更高。多普勒超声仪能够对机体内软组织、器官进行扫描,能够通过超声波经过不同密度物体反射不同的回声对扫描部位进行辨别,再通过信号转化成图像,观察到扫描部位实时影像,其分辨率非常高。但由于甲状腺乳头癌的病灶较小,常规超声准确度略低,因此采用高频超声进行扫描,增加超声波探测频率进而提升扫描准确度。
甲状腺乳头癌患者超声扫描多为低回声表现,回声相比甲状腺组织来说均匀程度下降。对患者来说,微灶癌多为恶性肿瘤,因此结节多为不规则形态,甚至呈现浸润性生长。而由于癌细胞的影响,病灶内部组织钙化的几率会升高,因此超声扫描会出现高回声表现。此外,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通过对血流信号的扫描观察肿瘤内部的情况,且能够对新生血管进行扫描和探测,进而明确病灶具体情况。其同时能够对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观察,尤其是颈部淋巴结,因此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结果可见,高频超声扫描诊断率为91.9%,其特异点、灵敏度均非常高,证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基本相符,能够作为疾病诊断的有效手段,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子超,葛云叶,李金平.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9,41(01):56-59.
[2]王闻燕.高频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7,25(08):8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