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城
(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海门 226100)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中随机挑选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胃肠息肉患者行活检钳钳夹治疗,研究组胃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分别比较两组胃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胃肠息肉;治疗效果
前言
在消化内科,胃肠息肉属常见的一类胃肠疾病。患者发病后,如不能尽早接受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不仅会发生合并出血等症状,而且会诱发癌变,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2]。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尽早治疗胃肠息肉。本研究旨在分析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现通过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并将治疗体会作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胃肠息肉患者中挑选56例参与课题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分组原则,将所选的56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28例/组。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16~65岁,平均年龄为(35.21±2.34)岁;息肉位置:直肠7例,胃部10例,十二指肠7例,左半结肠4例。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为(35.34±2.28)岁;息肉位置:直肠8例,胃部11例,十二指肠6例,左半结肠3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息肉位置、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其间的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胃肠息肉患者行活检钳钳夹治疗。术前8 h,叮嘱患者禁食禁饮。手术当天,应给予患者10 mL利多卡因胶浆,口服后,通过电子胃镜,进一步明确息肉发生位置。常规麻醉处理后,经活检钳清除患者的胃肠息肉,并给予其奥美拉唑、达喜等药物治疗。
研究组胃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常规插入胃镜,进一步明确息肉发生位置及大小。将息肉完整暴露在术野当中后,通过内镜活检管道置入高频电圈套器。打开高频电圈套器,套牢息肉基底部,然后经高频电凝实施电切除术,彻底切除息肉组织。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和溃疡情况,确认无遗漏后,撤出高频电圈套器,取出息肉,并从患者的胃肠道内退出内镜。
1.3观察指标
(1)分别记录两组胃肠息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2)经术后6个月的随访,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腹痛、出血、穿孔等不良事件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2.0对课题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计数资料均以“百分号(%)”的方式表示,并分别采用t和X2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胃肠息肉具有发病率高、癌变风险大等特点,如不能通过手术切除彻底治愈,不仅会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构成严重的生命威胁[3]。所以,对患者开展积极的临床治疗,既能改善预后,又能消除安全隐患。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说明,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胃肠息肉效果确切。近年来,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这一手术方案获得了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可[4]。与常规活检钳钳夹治疗相比,给予胃肠息肉患者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不但可以扩大手术视野,帮助患者根除病灶,还能降低手术成本,减小创面,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5]。此外,该术式的临床应用还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出血、穿孔等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胃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小桂,唐晓辉.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3):297-299.
[2]桑建忠,张红,周建波, 等.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12):835-838.
[3]闫志辉,崔立红,贺星, 等.内镜下结肠息肉治疗术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27(10):1144-1147.
[4]强薇,刘正新.中药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肠息肉内镜治疗复发临床疗效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4):196-199.
[5]沈杰,刘国正,陈洁玲, 等.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电凝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疗效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7):57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