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英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江苏南京 210008)
【摘要】为了更好的预防口腔癌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本文从手术时间、手术体位、术中体温三个危险因素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降低口腔癌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保证患者术中的安全,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2016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对压疮的定义进行更新,称其为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即皮肤/ 皮下软组织的局部损伤,损伤的发生是由于较强/ 长时间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作用的结果[1]。压力性损伤一旦发生不但会造成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更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对患者及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就尤为重要。而口腔癌手术一般时间较长,通常大于6小时,术中创伤大,出血量多,而且癌症患者本身基础条件比较差,所以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更大。本文从手术时间、手术体位、术中体温三个危险因素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降低口腔癌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保证患者术中的安全,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1.1手术时间
由于手术需要,术中体位长时间不能改变,因此手术的时间越长,局部组织所受压力的时间就越长,从而使局部组织处于缺血或低灌注状态,极易引发压力性损伤。有研究[2]显示,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每增加0.5小时,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概率就增加33%左右。更有研究[3]显示,手术时间超过8小时,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高达45.5%。综上所述,口腔癌手术时间较长,一般超过6小时,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更高,所以术中更要加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2.1手术体位
口腔癌手术时间长,创口大,出血多,加上术中患者长时间处于固定体位,受压部位得不到缓解[4]。患者麻醉后无法感觉到疼痛与不适,不能通过自主改变体位来缓解局部压力,所以更易发生压力性损伤。有相关研究显示,俯卧位/牵引位/半坐卧位/半截石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6.5%,仰卧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5.3%[5],由此看出,术中采取特殊的手术体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会相应的增加。口腔癌手术中会采取一些类似半截石位的特殊体位,这就增加了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手术体位的摆放会对手术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患者手术体位摆放上,一方面要求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一方面又要求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以此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出现[6]。
3.1术中体温
3.1.1低体温
低体温为全身麻醉常见并发症,临床定义为核心体温小于36℃[7]。有研究[8]发现术中体温每下降1.8℃,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就增加20.2%。同时有研究[9]指出,术中维持患者正常体温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要措施。而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最新发表的指南中强调术中应加强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出现[10]。而口腔癌手术创伤大,伤口长时间暴露,手术出血量多,术中输入液体量多,更易造成术中低体温现象的出现,所以口腔癌手术中预防术中低体温对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3.1.2体温升高
术中局部组织持续受压,会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以及所需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如果此时合并有体温升高,那么局部的代谢需求就会大大增加,造成压力性损伤的易感性。有研究[11]显示:,体温每升高1℃,组织代谢的耗氧量就会增加10%。Suriadi[12]的研究显示,体表温度相对较高时,皮肤表面容易引起损伤,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增加,因此维持受压部位温度的正常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
4小结
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是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综上所述,手术时间、手术体位及手术温度与术中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有关,手术时间越长、手术体位越复杂、手术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概率都会增加,所以术中要加强体温的监测,保持术中体温的正常。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变换手术体位能够有效的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重视上述高危因素,有效鉴别高危人群,及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Edsberg L E,Black J M,Goldberg M,et al.Revised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pressure injury staging system:revised pressure injury staging system[J].J Wound Ostomy Coninence Nurs,2016,43(6):585-597.
[2]苏素娟,李晓娟.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2,33(2):295-296
[3]陈哲颖,吴晓蓉,吴梦媛.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43-47.
[4]王彩萍,刘雅慧,韩晓彤,赵建琴,夏宁宁.U型气囊垫的设计及在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52(12):1519-1521.
[5]赵丹,王志稳.骨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8,33(22):33-37
[6]谭 静,谢婵英.高分子凝胶体位垫在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122-123
[7]Hart SR,Bordes B,Hart J,et al.Unintended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J].Ochsner,2011,11(3):259-270.
[8]陈沅,吴蓓雯,钱蒨健,王维,奚蓓华.心血管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上海护理,2019,19(2)18-24.
[9]FRED C,FORD S,WAGNER D,et al.Intraope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 ulcers and perioperative normothermia:a look at relationships[J].AORN J,2012,96(3):251-260.
[10]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泛太平洋压力性损伤联盟.压疮的预防与治疗:快速参考指南[M].澳大利亚,珀斯:剑桥媒体,2014.
[11]石梅春,李莉,张丽芬.手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1):196.
[12]Suriadi,sanada H,sugama J,et al.Risk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essure ulcer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in Pontianak,Indonesia[J].Int Wound J,2007,4(3):2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