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贺民有 贺利鹏
[导读] 观察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在脑梗塞后遗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贺民有    贺利鹏  
(河南大峪沟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1  451200)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河南巩义4512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在脑梗塞后遗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2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治疗,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中医组采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上述评分值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取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对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神经功能康复有积极影响,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中医;康复;综合疗法;脑梗塞后遗症
 
    脑梗塞后遗症是指患者伴随脑梗塞疾病发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状,包括语言障碍、嘴歪眼斜、半身不遂等,直接影响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生存质量。常规西医在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上效果不甚理想。中药口服、针灸、推拿等都是中医经典疗法,综合应用效果明显。本次研究主要对中医中药综合疗法促进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
1对象及方法
1.1观察对象
    72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治疗,符合研究条件:经MRI与CT明确疾病;排除标准:伴严重心、肝、脑等重要脏器疾病;妊娠和哺乳期女性;对本次用药过敏;精神障碍、意识不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分别有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45~76岁、平均61.2±5.3岁,病程1~8年、平均4.2±0.5年。中医组36例患者分别有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47~78岁、平均62.3±5.5岁,病程1~9年、平均4.6±0.7年。2组基础资料比值差异小(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西医治疗:取10ml血塞通注射液与250ml的5%葡萄糖溶液均匀混合,行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持续治疗15天。
1.2.2中医组
    本组患者采用中医中药综合疗法:
1.2.2.1中药治疗
    取:桃仁15g、当归12g、生地黄12g、赤芍12g、枳壳10g、牛膝10g、红花10g、柴胡10g、甘草6g。上述以水煎之,取药300ml为一剂,每日早、晚分两次温服。持续用药10天。
1.2.2.2中医针刺
    取患者适宜体位,上肢选穴:曲池、肩髃、外关、手三里、合谷;下肢选穴:阳陵泉、环跳、解溪、太冲、昆仑、足三里、太溪。行平补平泻针刺法,行针时间2分钟,留针时间以患者觉有酸胀感为界,通常是半小时左右。每天针刺1次,持续针刺10次。
1.2.2.3中医推拿
    点按:风府、曲池、小海、足三里、肩井、手三里、合谷、丰隆、昆仑、太溪等穴位,以按、滚、揉、扣、搓、抖等手法进行推拿,并配合以关节做屈伸、旋转等被动运动。以连续推拿6次为一个疗程,进行4个疗程的推拿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使用卒中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得分值提高代表恢复状况变差;②使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得分值降低代表活动能力越差[1]。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基于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计量资料采用(±s)的形式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资料间差异,P值小于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上述评分值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表1:
 
3讨论
    脑梗塞是由脑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造成,且多见于中、老年群体。部分患者会在病发后1年左右发生口语不清、口眼歪斜等后遗症,对患者生活质量无疑带来很大打击。常规西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虽然能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但药理比较单一,单用某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长时间也容易产生耐药性,影响远期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脑梗塞病机在于气血、血滞瘀阻,该病症属“中风”范畴,病理为气血逆乱,脑梗塞后遗症的诱因则是血液瘀滞,因此治疗当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作为着手点。本次研究当中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取中医中药综合康复疗法,其中包括口服中药、针灸和推拿各穴位等措施,其中所用中药组成:当归有活血、祛瘀之效,牛膝能强壮筋骨,生地黄有止血之功,桃仁活血、祛瘀,川芎可止痛、祛风且行气、活血,枳壳则能行气、化瘀,甘草调和诸药予以益气,现代药理学证实这些中药皆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有利于缓解脑水肿的症状。同时配合针刺治疗,这也是一种中医治疗经典方法,通过针刺各穴位而发挥气血调和之用。另外选择相应穴位进行推拿,足三里、手三里穴位推拿能发挥出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之效果,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修复损伤[2]。
    由本文试验数据结果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上述评分值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可知,中医中药综合康复疗法以药物口服、针刺和推拿等形式对患者实施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发挥综合疗法整体调护的作用。
    总结全文可知,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取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对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神经功能康复有积极影响,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赵进,李倩.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70.
[2]康小燕.分析中医中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J].心理医生,2018,24(27):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