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楠
(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陕西榆林 718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症状消失时间、复发率。结果 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既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又能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高热惊厥;应用;效果
引言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同时属于典型的儿科病症之一。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小儿高热惊厥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大约4%的患儿均出现过高热惊厥的临床症状表现,并且该疾病在3~48个月年龄区间的儿童人群中发病率最高。小儿高热惊厥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干预,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的抵抗心理,导致整体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加大了治疗工作与护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对此,相关学者提出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60例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n=30):女18例、男12例,年龄0.4~5.5岁,平均(3.25±1.30)岁;体温38.5~41.0℃,平均(39.34±0.54)℃。试验组(n=30):女19例、男11例,年龄0.5~5.0岁,平均(3.20±1.20)岁;体温38.5~40.5℃,平均(39.22±0.56)℃。统计2组基本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伦理会同意本次研究。
1.2方法
常规急诊护理:降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观察生命体征等基础护理。综合护理:①急救护理:如果患儿持续惊厥,应讯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输注解痉镇静药物,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是否出现不适症状,按时查看穿刺部位有无发红,肿胀等,针头是否脱落。②发热护理:物理降温法主要有擦浴和冷敷,毛巾蘸冷水,放在患儿的额头和腋下等部位。每隔0.5h测量1次体温,如物理降温无效,则服用降温药。高热症状消退后,患儿通常会大量出汗,叮嘱补充足够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患儿皮肤弹性。③呼吸道护理:当患儿发作惊厥时,立刻把患儿的头部朝一侧偏移,解开衣领扣,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为避免误吸引起呛咳甚至窒息,应将患儿口腔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对于出现舌后坠的患儿,护理人员应迅速的牵拉患儿的舌头,以免惊厥过程中患儿咬伤舌头,也可以在患儿的口腔中放置木条。若患儿存在呼吸困难症状,应果断给予氧气支持,据患儿症状采取针对性处理。④加强病情监测:动态观察并记录患儿心率、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惊厥发作时的表现,为医生提供客观、真实的临床资料。严密观察患儿意识、神志和血压,及时发现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⑤饮食护理:急救处理后,在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补充体力和能量,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自愈能力。合理搭配饮食,注意营养的均衡,切忌暴饮暴食。⑥健康宣教:向患儿家属普及高热惊厥的健康知识,包括病因,临床症状,用药注意事项等,吿知家属患儿有过惊厥史,今后如出现发热超过38℃,应积极给予退热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统计分析,主要涉及护理行为、服务态度以及健康教育4个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消失时间
高热、惊厥消失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复发率
试验组出现1例复发;对照组出现6例复发,组间对比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儿科中,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我国的调查统计研究,至少有3%~4%的儿童都经历过至少一次的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率一般是因为小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全,对于刺激性的分析能力较差,较弱的神经就有可能会对大脑造成刺激以此导致运动神经元的异常,从而引起患儿的惊厥。惊厥现象一般为患儿全身性一阵痉挛的发作现象,也有少数患儿会以其他形式进行发作,如会发生肌阵挛、面部失神等情况。发生惊厥的时间为数秒或数分钟,有时会伴有短暂的嗜睡。经过抢救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不会留下任何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高热惊厥是患儿的体温升高到大于38.5℃时身体所发生的抽搐,一般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一般发生在3~48个月儿童。高热惊厥的表现为意志突然丧失、头朝后仰、面部以及四肢肌肉会呈现强直性或者阵挛性的收缩以及眼球向上翻、斜视、口吐白沫以及面色青紫,有部分患儿还会伴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这种病发病急并且病情比较严重,如果不对患儿采取及时的救治措施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就会导致患儿的脑部器官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患儿严重的后遗症,这种损伤是不可逆性的损伤,会给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带来痛苦和伤害。相关报道称有2%~5%的患儿高热惊厥之后会发展成为癫痫疾病。所以,在临床急救和护理干预中,怎样可以及时对患儿的高热惊厥进行控制成为临床上必须及时解决的难题。因此,在患儿发生惊厥时,要给予患儿全面的护理和及时的抢救。优化流程护理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能优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增加护理经验,在管理方法上能有效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优化流程护理是急诊输液室管理模式的必备护理方式,对幼儿的护理质量有明显的优势,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急诊输液室的管理有发展性意义。
本次研究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给予患儿精心、细致以及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在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该提高对综合护理干预工作模式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艳.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12):354-355.
[2]王梦华.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4):216-218.
[3]姚芹云.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2018(20):196-197.
[4]孙蓉,吴群芳.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9):193-195.
[5]朱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