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
(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陕西榆林7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日常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宣教后的观察组患儿治愈出院48例,好转出院2例,出院后复发4例,总有效率为92.59%;仅实施日常护理的对照组患儿治愈出院30例,好转出院10例,出院后复发14例,总有效率为74.07%。结论健康宣教能有效缩短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住院日、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宣教;过敏性紫癜;应用效果
引言
过敏性紫癜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过敏性血管病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普遍高于成年人,特别是儿童(3至7岁)的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粘膜出血和皮肤发紫的情况下。还有胃肠道紊乱、关节疼痛、发烧等症状,治疗延误会损害患者的肾脏等器官,导致血尿。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辅之以临床治疗中的常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但复发率没有下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病人,目前在住院期间对共计108例,所有患儿在入院时,均对其进行了相关检查,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过敏性皮肤病相关诊断标准,具有疼痛和发烧等临床特点。根据随机数字清单,对照组(常规症状治疗组)和观察组(上述基础上联合全面护理及健康宣教组),各54例。对照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25:18、年龄(2~11岁)、平均(6.2±0.7)岁,病程(5~28)天,平均(16.6±3.3)天;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分布为24∶19,年龄(2~11)岁,平均(6.2±0.7)岁,病程(4~30)天,平均(17.2±3.4)天。所有受试者都自愿参加了治疗,介绍了研究结果和过程,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了患有免疫缺陷、肺结核和心肺衰竭的儿童。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研究方法
1.2.1向患儿家长进行饮食方面的护理宣教①患儿急性发病期间总的原则是以清淡饮食为主,禁食干硬、刺激、辛辣等食物,禁蛋白饮食,禁食鱼、虾、蛋、奶、海鲜等有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物。如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新的出血点请立即停止食用。②患儿如有呕吐、腹痛、便血等相关症状时,应少食或禁食,并立即报告医生,医生会及时对症处理,并给予正确指导,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如患儿哭闹不止要求进食时,切忌不宜轻易给予食物,因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肠道出血,加重病情。③患儿渡过急性期,病情较前缓解后方可开始进食,进食时宜先进食单一流质饮食(如米汤等),如果患儿没有出现新皮疹、呕吐等不适情况时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稀粥等),等患儿慢慢适应后再逐渐过渡到软食。进食时宜细嚼慢咽,以防止粗硬食物划伤胃肠道,加重出血。④如患儿出现紫癜性肾炎,应以低盐、限水和避免摄入高蛋白食物饮食为主,宜食用水果、蔬菜等;对于血尿患儿,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等。
1.2.2向患儿家长进行皮肤护理宣教①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的特征,护理人员应告知患儿家长皮肤紫癜常见部位(四肢及臀部),并嘱咐其仔细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数量等,以及有无新的皮疹出现及皮肤破损等。同时防止患儿抓伤、挠伤紫癜处皮肤,皮肤瘙痒时可用清水擦拭,必要时外擦止痒液(炉甘石等),如皮肤发生破溃应及时告知医生,并予以处理,以防继发感染。②床单、被罩等应以纯棉、柔软、舒适为主,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无渣屑。衣物应着宽松、透气性好、易清洁的棉质内衣,禁止穿化纤等紧身衣物。③衣物要勤洗勤晒,保持干燥整洁要常换洗,不可使用碱性肥皂。衣物、毛巾等用品尽量做到单独使用、单独清洗,防止交叉过敏。
1.2.3向患儿家长进行腹痛、关节痛的护理宣教①护理人员首先要告知过敏性紫癜患儿出现腹痛是由血管炎引起的肠壁水肿、出血、坏死或穿孔造成的,一般以阵发性剧烈腹痛为主,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伴呕吐。如果患儿出现剧烈腹痛,且较长时间不能缓解,需立即报告医生行腹部彩超以除外肠套叠、梗阻或穿孔等并发症。禁止腹部热敷,以防加重肠道出血。②告知患儿家长严密观察患儿大便颜色,如出现柏油样便、便血等,应立即报告医生。③约有1/3的病例可出现膝、踝、肘、腕等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部分关节腔有浆液性积液,故应告知家长急性期患儿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度使用关节,并保持患肢功能位,待病情缓解后方可下床运动。关节疼痛剧烈时,家长可以进行局部按摩,减轻症状。
1.2.4向患儿家长进行恢复期的护理宣教①向患者家长介绍疾病的预后,除少数重症患儿可死于肠出血、肠套叠、肠坏死或神经系统损害外,大多痊愈。本病的远期预后取决于肾脏是否受累及程度。大多数轻度肾脏损害者都能逐渐恢复,少数迁延不愈,极少数重症者可伴高血压脑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②恢复期患儿可适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抗各种感染的免疫力,避免过敏性紫癜的复发;饮食方面应逐步单一加食,如食用某种东西出现新的皮疹,应立即停用。③痊愈半年内不能进行任何疫苗接种。④避免与可能的致敏原接触。⑤肾脏受累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发病2周至2月以后才出现,需定期监测尿常规,最初2月内,每2周测一次尿常规,后每月测一次,一般监测半年。
2、结果
2.154例临床疗效观察组,27例愈合(62.79%)、13例有效(30.23%)、14例无效(6.97%)、总有效93.02%;对照组54例,愈合21例(48.83%)、有效14例(23.25%)、无效19例(27.90%)、总有效72.09%。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7,p<0.01)。
2.2两组均接受相应治疗后痊愈出院,两组均进行60天电话跟踪,随访期间复发只有2例(4.65%),对照组复发9例(20.93%),组间存在差异(χ2=14.523,p<0.01)。
3、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病程较长且较容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这种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很大关系,有学者认为春季冬季这种病的高发病率很高,但环境恶化会导致一年四个季度的疾病。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寄生虫等儿童的发病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疾病是感染,目前对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没有明确的定论。发病后大豆大小的淤血和瘀伤等很多,头痛、关节痛、发热等不便经常伴随,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伴随,严重的话会出现尿血、大便血等。
随着现代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大多数患者在关注医疗水平的同时,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报道称,疾病的发展、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与护理密切相关。这项研究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和健康任务补充了观察组儿童的治疗过程,提高了儿童家庭的健康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患的疾病,更合理地排列儿童饮食,更好地配合整个治疗过程,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结果分析也显示治疗期观察组儿童护理满意度、疗效及复发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
参考文献
[1]胡刚琼.优质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0):135+141.
[2]倪婷婷.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6):159.
[3]陈菊华.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3):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