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的护理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月7期   作者:魏华英
[导读] 儿童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家属在对儿童继续护理过程当中,需要重视以下几点,尽可能地提高护理效果,避免儿童发热症状的加重,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情。
魏华英  
(资阳市雁江区小院镇中心卫生院;四川资阳641300)
儿童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家属在对儿童继续护理过程当中,需要重视以下几点,尽可能地提高护理效果,避免儿童发热症状的加重,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情。
家长在做儿童基础护理的过程当中,我还是要觉得儿童发热就需要用更厚的被子将其裹得严严实实,但是这样的操作手法很有可能会导致儿童自身的散热功能下降,甚至还会引发小孩的热性惊厥。正确的护理方法是,家属在对儿童进行护理过程当中,需要保证再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减去儿童不必要的衣物,尽可能地增加儿童的散热情况。
家属在进行儿童发热护理过程当中,往往还会使用冷水或者高浓度的酒精来对儿童擦拭全身,以此来进行退热处理。但是儿童在实际身体发育过程当中,往往会存在皮肤血管扩张的情况,如果进行酒精或者冷水的擦拭还有可能导致与皮肤有着较大的温差,进而导致儿童自身的血管收缩明显,造成浑身发抖以及害怕寒冷的症状。如果情况严重,甚至还会出现小儿缺氧,并发低氧血症。家属在对其进行护理过程当中,需要尽可能的使用温水给儿童进行全身擦拭,擦拭的地方主要是儿童自身大血管主要分布的位置,例如大腿根部、腋窝、颈部、腹股沟以及前额等位置。

部分家属在护理儿童发热过程当中,会选择立马使用退烧药,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往往由于不清楚药物的特性而错误用药。家属认为降温速度快就是最好的治疗方式,然而降温过快并不代表儿童发热症状的好转,如果退烧药物使用不当,甚至会导致儿童出现大汗淋漓,虚脱等不良反应。家属在对患儿进行发热症状护理时,需要首先判断儿童的体温,当儿童体温低于38.5℃时,这个时候需要尽可能的大量喝水或使用温开水擦拭,密切的注意患者的身体情况,减少使用退烧药的可能,充分发挥物理降温的作用。如果儿童体温超过38.5℃,那么则可以选择适当的退烧药,家属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尽可能地充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带儿童去往附近正规的医院进行药物治疗。
有很多家属在护理儿童发热过程当中,结合自身不全面的药物知识,进而给儿童胡乱服药,导致儿童自身的病情情况加重。由于小孩自身的肝脏功能没有发育完全,解毒情况不如成年人,很容易受到药物的不良影响,进而造成器官的负面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家长需要结合小孩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选择儿童适合的药物或者适合的剂量来进行治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面伤害。家属经常会给小孩发热患者服用过多的消炎药,但是小儿发热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因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并不适用于服用消炎药。而家属对患者进行消炎的应用会导致小儿自身的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出现菌群混乱的现象,进一步导致患者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加,延误儿童的正确治疗。家属的正确做法是: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发热时,需要立即送往附近的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根据病情对症下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对发热儿童的护理还需要重视其自身的饮食护理,儿童出现发热症状的时候,其自身的气血向上向外,导致儿童自身的饮食欲望下降,对日常饮食不感兴趣,有呕吐的可能性,并且伴随着腹泻或者腹胀腹痛。这些不良症状主要是由于儿童自身发热之后,无力消化,脾胃虚弱。家属在进行饮食护理过程中,需要保证饮食的清淡,避免增加患者的脾胃负担,例如食用一些豆腐羹、南瓜粥、菜粥、小米粥等,在儿童的发热症状消除之后,需要补充儿童的身体健康营养,熬制鸡汤、肉糜或者鸡蛋羹等高营养的食物。儿童还需要护理过程中,保持尽可能多的饮用热水,保证自身身体的水分充足,将身体的有害物质随着汗液与尿液一起排出体外。家属还需要督促儿童多用热水泡脚,反复加热水,保证泡脚时间宜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左右。泡脚之后保持足部的干燥,穿着保暖的袜子以及拖鞋,保证足部的保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