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室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张永梅 辛丽娜
[导读] 分析输液室护理安全风险,探讨合理有效的防范对策。
 
张永梅  辛丽娜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江苏南京市210048)
【摘要 】 目的  分析输液室护理安全风险,探讨合理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 针对输液室2018年期间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及对策,改善服务流程,应用于2019年的护理工作中并查看对策应用的有效性。结果 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增加了护士的法制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规范了护士的言行,降低了患者的投诉和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 实行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  输液室  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 对策
输液是医院门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该方法具有显效快,给药方便等优点,在门诊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输液室输液的患者种类繁多,多数是儿童和老年患者,工作预见性差,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是高风险的医疗部门,因此降低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风险,对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 1.资料 统计2018年期间在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一共73808例,成人(11岁及以上)47508例,儿童(0-11岁)26300例。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肺炎56320例,肠炎、腹泻等消化道疾病5562例,心血管疾病6856例,其他疾病5070例。护理不良事件4起,投诉5起,院方患者满意度96%。
1 2.方法  对2018年输液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整理,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再对用药安全问题,护理安全问题及患者安全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科室采取QCC管理工具和PDCA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护理安全风险分析,追踪,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及护理对策。
1 2.1.护理风险因素分析[1]
①环境因素  输液室面积小,硬件设施简单。在输液高峰期,病人和陪护较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环境<嘈杂,增加了管理难度。且急诊抢救室离输液室距离较远,如果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或者病情变化,不能及时转运到抢救室救治,有可能延误病情。
②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够,未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缺乏自我保护;工作年资短,经验不足,因而引发护理风险。在输液高峰期,护理人员相对较少,个别护理人员不能认真按照输液流程规范操作;患者提出要求时,不能正确分析是否是患者的合理要求,就依从患者想法而造成用药隐患;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造成各种医患纠纷。

③患者因素  患者对护理人员不信任,认为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专业水准不高,尤其是儿童静脉输液,如果还是未一针成功,患者和家属就会心存不满,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同名同姓的患者给管理带来隐患;输液中患者缺乏对输液的正确认识,擅自调节输液滴数,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1 2.2.制定应对输液护理安全风险的对策
①创造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完善服务设施  将输液大厅分隔成成人输液区和儿童输液区。在这两个大区再设置相应的发热区和隔离室,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两台空气消毒器,每天消毒两次,在流感高发季节或者或输液高峰期增加消毒次数。保洁人员及时清理打扫消毒环境,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输液室安放温湿度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空气处理。在室内免费提供饮水装置,并放置爱心伞;配置了电视,播放卫生宣教内容和娱乐节目,让或者的输液过程舒适,减少痛苦。
②改善服务流程,加强服务薄弱环节管理  根据患者人数,采取弹性排班,避免患者排长队的状况。采取护理人员每天统计工作量与奖金挂钩的激励方法,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全科人员参加相关知识培训,每月召开会议四次,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制定相应的对策。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和管理,技术好的护士担任高难度穿刺工作,并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
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个性化护理[2]  针对工作中的难点进行温馨提示,规范护士的操作流程,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病种,加强宣教的力度;改良宣教的方法和内容,制定相应的巡回制度。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微笑服务。推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降低穿刺失败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④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9年在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一共80263例,成人(11岁及以上)5120 0例,儿童(0-11岁)29063例。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肺炎60450例,肠炎、腹泻等消化道疾病5023例,心血管疾病 7800例,其他疾病6990例。护理不良事件1起,投诉0起,院方患者满意度 100 %。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院方的患者满意度提高,全年无投诉。得到护理部的认可和表扬。说明针对护理安全的风险管理及对策是行之有效的,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增加了护士的法制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规范了护士的言行,降低了患者的投诉和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论   护理安全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各个环节中, 保障门诊患者输液安全,提高输液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快捷、周到、高质量的服务体验是每一个护士的职责和目标。做好各种制度的落实和职责措施的实施是实现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保证。经过上网查新及大家实践论证制定出相应的工作制度、预案、措施、职责等对策为工作流程提供了可操作性和严谨性,降低了护理安全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晶.门诊输液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
[2]李艳.个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21):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