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隐羽 李霞 卞震炯 谢敏 管为 刘明辉通讯作者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550002)
[摘要]:如何培养当代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围绕贵州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确立培养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作思路,以期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忽视培养人才的创新性。随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大学越来越认识到,科研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无论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还是大学,都很重视大学的科研职能,但大都对本科生科研重视不够。本文以“贵州省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基础,浅淡当代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当代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端正的学风
教师都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1]。而教学工作具有过程的复杂性和效果的滞后性,导致其教学效果难以衡量,使得教师在教学上付出巨大努力却收效甚微。相比之下,科研虽然其研究过程也极其复杂,但是成果易于衡量,并且会得到社会认可和他人尊重,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地位与待遇的提升。这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教师的教学相对于科研自身内动力明显不足。许多高校教师有着重科研、弱教学 的 思 想。更有甚者,秉持“功利科研观”。科研工作中即使有本科生参加也只是帮助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1.2 缺少系统的科研能力培养规范和激励措施
对于医学本科生毕业要求,科研方面的指标只是撰写一篇综述或者发表一篇文章。对于如何养成科研意识,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实验操作等都没有做要求,很多学生对搞科研都没有一个概念。忽视了科研在自身和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对本科层次的群体缺少较大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搞科学研究积极性不高[2]。
1.3 教学与科研相脱离
目前在我国本科教育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点,例如教学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重视传授和再现知识,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而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一定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致力于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则应努力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通过教学与科研结合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引导式、灵活式教学方式形成发散式思维。
1.4 不能正确处理外语与科研之间关系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掌握对外交流信息的工具。本科生要能够在各自从事的研究领域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必须具备查阅和翻译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并能独立自如地应用外文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这都需要本科生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外语能力。而“英语过热”是我国最近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我国英语学习的效果学不致用,学习内容不切实际,学习投入得不偿失。因而,如何正确处理学习外语与从事科学研究及专业基础学习的关系,是一个在现阶段高等教育本科生科研培养过程中极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2.探索科研能力培养方法
2.1 树立正确的学风
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同时,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科研态度,处理好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与高水平创新性研究工作之间的关系。切勿将不正之风引入本科生科研这一片净土,鼓励本科生从事原始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要苛求在SCI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而不愿意花力气从事风险较大、周期较长、所需投入太多的原始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如陷入上述误区,将不利于本科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本科生科研意识。一方面,教师要正确看待本科生科研活动,主观上要选择相信学生可以胜任相关科研工作,并努力帮助学生,做学生科研工作的领路人。另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意识,指导学生科研时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的自由。不能将自己的意见全部强加于学生身上,鼓励学生质疑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且允许学生失败。在本科生科研培养过程中,必须坚决抵制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不良学风。
2.2 建立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制度
在医学教育中,各级人员均需要了解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性。因此设置一套适用于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制度成为必然,该制度的制定需要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医学科学实践的实际需要。通过该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将为医学生在学校的科研学习生活提供更多参与机会,从医学院管理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保障,其中包括:对临床及科研相关课程的优化设置、建立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安排专职科研培训指导教师、制定相关科研能力培训计划、落实科研工作经费等。通过上述制度保障和运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科研工作参与积极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2.3 加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针对大学五年学习生活,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状况制订适合的本科生科研培养方案,抓住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因材施教。精心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在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检验,它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本科生的能力相对有限,因此从论文的选题开始,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确定研究思路及方法,到论文的撰写、修改等等,每一步都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通过课程论文、学期或学年论文的训练,学生可 以体验从寻找课题、检索文献、整理文献,到最后形成科研成果的全过程。
2.4 正确处理外语与科研之间关系
教师应重视对本科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如鼓励或要求本科生参加研究生的seminar、用外语作开题报告、汇报阶段性科研成果、参加在国内及国外举行的专业学术会议等,为本科生提供使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交流迅速提高使用外语的能力。正确处理学习外语与开展科学研究的关系。本科生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更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而不是为了保研或出国。否则,即使我们培养的本科生的外语水平达到了TOFEL、GRE的要求,也有悖我们本科生培养的初衷。
3 结语
培养具有良好科研能力的医学生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促进教学和科研共同发展以及医学生个人和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在科研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通过医学生科研素质的提升进而带动各个专业学科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惠阳.关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化学教育,2014(6):7-12
2.罗晶.浅谈五年制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