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占山
(甘肃省军区兰州第二干休所;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观察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部接收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8月-2019年8月,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耳尖放血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GC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G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语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耳尖放血疗法;高血压性脑出血;血压控制疗效
脑出血又叫做脑溢血、脑卒中与中风,主要指患者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出现破裂造成出血,脑出血与高血压存在密切关系,脑出血中常见类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1]。患者发生脑出血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形成脑疝,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除了进行有效治疗外还需联合有效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主要使用耳尖放血疗法干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部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4例,中脑出血患者21例,丘脑出血患者32例,小脑出血患者13例;出现意识障碍患者63例,出现肢体瘫痪患者31例,出现失语患者34例,出现大小便失禁患者21例,出现头痛、头晕患者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均确诊为脑出血;②统一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治疗依从性较低。试验组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范围39-68岁,平均年龄(45.37±3.68)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38-69岁,平均年龄(52.46±15.46)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入选患者均进行止血、脑细胞保护、脱水等治疗,及时处理患者颅内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动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指导患者饮食并对其进行营养支持,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耳尖放血疗法护理,具体如下:①确定患者耳尖穴位置: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郭,在耳轮最高位置评分前、中、后三部分,耳尖穴在中外1/3交界处;②护理人员使用手指对患者耳廓进行按摩,耳廓充血后消毒耳尖穴。③护理人员单手固定患者耳廓,另一只手快速、准确刺入消毒好的三棱针,深度2mm,随后使用拇指与食指来回按压针眼位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放5-10滴血,结束后消毒针扣。
1.3观察指标
使用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价患者预后,量表主要包括睁眼、语言、运动三个部分,满分为15分[2]。意识清楚:15分;轻度障碍:12-14分;中度障碍9-11分;昏迷:<8分。症状积分:主要包括意识障碍、瘫痪、失语、头痛、头晕等,主要分为0-3分,无症状:0分;轻微症状:1分;中度症状:2分;重度症状3分。总积分为12分,分数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满分为42分,分数与患者神经功能成反比。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数据结果以百分率(n.%)表示,行X2检验,(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3.讨论
脑出血也被称作脑溢血、脑卒中、中风,主要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半数以上脑出血患者由高血压引起[3]。脑出血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极易出现脑疝,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刺血疗法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相关研究表明,刺血疗法能够有效古今患者机体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循环幼红细胞,使代谢活性变得旺盛进而调节神经液体,改造微循环、血管功能及血液成分,排出毒素,提升患者免疫力[4]。
耳尖穴放血是最常用的一种刺血疗法,属于针灸学。该方法具有镇静只用、清热解毒、消坚散结、降血压等疗效,方法独特,治疗疾病种类较多,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将耳尖穴放血疗法应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当中,经过研究得出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语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耳尖穴放血疗法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缓解病情 ,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嵇慧,俞岚.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疗效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4):80,85.
[2]俞岚,嵇慧.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对效果及住院时间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4):81,85.
[3]芦爽,陆燕敏.耳尖放血疗法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对效果及住院时间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7,26(21):118,120. DOI:10.19589/j.cnki.issn1004-6569.2017.21.118.
[4]李俊华,王爱菊.耳尖放血疗法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1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