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马运刚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马运刚
[导读] 摘要: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实际的路桥施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标准。
        山东省枣庄市公路管理局山亭公路局  277200
        摘要: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实际的路桥施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标准。在此情况之下,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原有的路桥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研究,掌握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全面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为目的,对实际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创新改革。与此同时,还需对各阶段工作进行优化设计和规划,并安排专业人员来开展施工质量监测和管理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路桥施工的重要基础,然后分析了路桥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对相关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路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在路桥施工项目内容不断增多、整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情况之下,相关人员需充分的掌握该工程施工的工序多、周期长、标准高、难度大等特性,了解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对路桥施工进行创新设计。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建设需求与总体规划要求,科学进行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将其和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另外,相关人员还可以充分的参考一些成功的路桥施工及管理案例,考虑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科技、建设等的发展趋势,对其进行参考和借鉴,全面构建适合当下发展的路桥施工体系和管理体系。
        一、现阶段路桥施工的重要技术
        (一)路基施工
        相关人员需对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土层结构、气候特点、水文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科学的路桥施工设计规划,科学的进行填筑材料的选择。在进行挡土墙、桥涵等施工时,可以选择砂性土、砂砾作为回填材料,河滩路堤填土应选择具有较强水稳性的材料;而针对软土路基,则需以勘测数据为主,选择粒径、级配能够达到施工要求的优质材料。在具体施工时,须对路基底层进行清理,对其含水量和物理性进行检测,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对含水量超标的路径进行处理。可在路基表面铺设钢丝网,有效减少路基出现沉降的现象。利用排水固结法、换土法、超载预压法进行软基施工。或选择分层填充法,根据土层结构来确定不同填筑层的材料,按要求进行填筑用。在压实操作环节科学的进行压路机的选择,对压实的顺序、次数、时间间隔进行控制,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测。
        (二)路面施工
        施工单位需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利用专业的拌和机来进行混凝土拌合。科学的控制水泥、石、砂、水,以及外加剂等材料的加入顺序,全面提升水泥的综合性能和质量。在运输过程中,需根据整体的路桥路面施工进度和运输距离来确定最佳运输方案,利用专业机器来进行运送,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分层的现象。在浇筑前,需对钢筋的型号、数量、尺寸,以及钢筋的绑扎情况进行检测,对模板的位置、规格、垂直角、侧向弯度进行确定,将其误差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浇筑。在振捣环节,振捣器不得碰撞预埋件、钢筋、模板,且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正道的频率和次数进行调整。振捣完成后的24h之内,需对其状况进行检测,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处理漏浆和变形等的情况。模板拆除后,需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掩护,利用粗抹光机进行抹光作业,并选择微型手动抹光机对边角局部位置进行处理。
        (三)桥梁施工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按要求埋设钢筋筒,其内径至少比桩径大40cm,并根据不同的涂层结构来进行埋设深度的调整。通常情况下,砂类土层需大于2m,粘性土层最小不得低于1m,若埋设位置有松软层,则需确保钢筋筒没入坚硬密实0.5m以上。岸滩埋设需对在周围进行黏土回填、分层夯实操作。在埋设完成后,需对质量进行检测,确保设计回填桩位和护筒顶面中心的位置,其倾斜度必须低于1%,整体偏差不得超过5cm。然后,再进一步的进行开挖浆池、钻孔操作,对完成施工后的状况进行清理,按要求进行导管设置,并进一步的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操作。而在进台柱施工过程中,则需以设计图纸为参考,利用全站仪来确定模板控制线和台柱中心点,统一下料加工桥梁墩台钢筋,将其运用到现场,按照工艺流程和施工要求来进行现场安装绑扎。

立模通常利具有较稳定性、强度、刚度的整体、大块的钢模,并在安装完成后对其的高程和轴线进行检测,有效避免后续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移位和变形的现象。针对该环节施工所使用的混凝土需对其塌落度、均匀性进行检测,连续不断的进行浇筑,对浇筑过程当中的内外温差进行控制,并及时的进行预埋支座、预留孔、预埋螺栓的检测和矫正。
        二、路桥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管理人员素养
        施工单位需招聘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优秀人员,为其设置专业考核和岗前培训,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具备执政上岗资格。另外,针对现有的管理人员,可为其提供定制化的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并在培训当中增加一些与党风廉政、职业精神、道德素养,以及法律学、计算机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的内容,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综合职业能力和思想境界,使其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工作。
        (二)加强全过程的管理
        相关人员需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检测与审核,确保其当中不存在问题或错误。若涉及施工图纸变更问题,则是根据相关的流程来进行申报和操作。在施工材料管理过程中,需求选购阶段进行入手提高对质量的要求,要求采购人员选择价廉、质高的优质材料。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需对其的规格、质量、数量、批次等进行再次检测,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施工要求来对其进行妥善的保管。针对施工机械和设备,需安排专业人员定期的进行检查,及时的对存在故障和老化严重的设备进行处理,确保相关设备能够始终保持正常运作状态。另外,需要求每个施工人员严格根据安全守则或安全标准来进行操作,设置专用的施工安全通道,要求专业人员配备相关的安全设备,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语与安全标志。相关人员还可以引进现代化的路桥施工系统,对整个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当工程出现异常操作或问题时,系统则可快速的进行信息反馈,使相关人员能够掌握风险解决问题节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和控制。
        (三)建立完善管控制度
        施工单位可全面推出岗位责任制和风险管理制,由上至下的进行任务划分,将实际的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头上。另外,还建立全新的施工工艺管理制度、施工材料质量检测与管理制度、设备检修与养护管理制度、施工流程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监督管理制度等,对各阶段工作进行详细的划分和界定。另外,还需将以路桥施工和质量控制有关的内容纳入到绩效管理体系当中,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奖惩机制,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表现和考核结果对其进行有效的奖励和处罚。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路桥施工作为市政工程的基础项目建设,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们出行安全,且与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综上所述,相关人员必须要对现阶段的路桥施工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全面了解,制定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可行性的施工管理方案。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对路桥施工技术的进行信息和资讯的关注,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与升级。另外,还需全面的提高对每个管理人员能力的要求。结合路桥施工的整体进度,科学进行全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引入,对路桥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技术、设备、材料进行全面监管。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管制度,确保各环节的路桥施工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依。这样才能够为路桥施工的深入开展和施工单位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雷.浅析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公路,2020(07):102-103.
        [2]李宏波,岳娟.路桥施工的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装饰装修天地,2020,(2):337-338.
        [3]赵希胜,马元,宋亚洲.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145+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