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王君华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君华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交通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同时对市政道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杭州富阳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交通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同时对市政道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分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重点探讨了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以期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 质量控制; 措施
        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迅速发展,这就对道路施工技术和质量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同时,国家持续增大对市政道路建设的投入,施工工程数量的增加就需要更多的施工企业和人员。然而,从目前来看,很多市政道路施工中出现了施工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重速度不重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从而给市政道路施工埋下了一些质量隐患,对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
        (1)建筑材料成本高
        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所需的建筑材料量非常大,而且材料的价格比较高,使得整个工程的造价比一般工程要高。所以施工单位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必须合理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对建筑材料严格把关,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
        (2)工程准备时间短
        市政道路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市政道路处于施工期时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减少工程施工所带来的不必要干扰,必须对工程的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工程的工期,开工时间可以提前,但决不可推后。因此,工程的施工进度要根据工期排定,这样一来,工程在施工时准备的时间变得仓促,周密性、整体性差。
        (3)施工牵动量较大
        市政道路的施工场地一般为城市街道,城市人口密集、道路线路多,使得施工场地较为狭小,牵动量大,不仅影响施工,而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还会增加工程的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质量。
        2.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为市政道路施工工程工期较为漫长,施工难度大,所以在工程项目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工程项目安全系数的提升。从目前来看,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施工周期的要求较高
        广为人知的是,在市政道路工程实践中,极易产生噪音和粉尘污染,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居民的出行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施工场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扰。为了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干扰,施工人员必须严格要求施工周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短。而且,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市政道路的施工周期受到强制性约束,只能提前,不能推后。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是根据工期进行进度计划的倒排,关注于抢工期的同时,没有对事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引起足够的重视,阻碍了整个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
        (2)施工场地的地貌地质条件影响工程的施工周期
        施工场地的地貌地质条件如果较为复杂甚至恶劣,会对项目原定正常的施工周期造成极大影响。比如,考虑到周边居民的日常出行,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现场不能将交通完全封闭,这就导致了施工作业空间狭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相比其他的施工工程项目,市政道路质量控制工作就会趋向于零散,容易出现必要的连续性缺失。除此之外,因为各种管线往往处于相互交织和彼此干扰的状态,比如电力、电信、煤气、给水、排污管道、有线电视、供热等原先铺设好的管线,施工现场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开这些管线。

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对某些管线准确定位,就会产生对这些管线造成损害的可能,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本就狭窄的施工场地变得更加拥挤、凌乱。这些因素反映到施工方面,施工人员只能通过延缓施工进度来尽量避免。
        再如,面临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高,土质差的问题,为了保证顺利施工,施工人员就要积极采取一切诸如井点降水等的补救措施,当水位下降至符合施工条件之后再进行沟槽的开挖工作。这无疑又会增加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3)缺乏高素质、 高专业水平的施工队伍
        施工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从目前的市政道路施工实践来看,其中的施工作业工作人员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农民工。虽然农民工甘于吃苦耐劳、敬业奉献,但不可忽视的是,他们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训练,而且对于相关的质量安全意识不高,这就为市政道路工程顺利施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和阻碍。
        (4)转包现象屡见不鲜
        转包行为是违反《建筑法》的违法行为,应该坚决抵制。违法的转包行为会导致整个施工过程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引,导致施工人员降低对施工工序和工程质量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人员通常存在质量控制意识淡薄的现象,并且缺乏较高的管理水平,制定不出较为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增加额外的投资成本,造成资源和技术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到居民的人身安全。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对策
        (1)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地提高市政道路质量控制工作, 就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规章制度, 使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
        为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就要在市政道路施工初期严格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标准和文件,并严格遵循施工合同的规定,以此制定出系统严密的质量控制细则,使整个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要加大执行力度,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办事,要对每道施工工序,每个施工结构层次以及每一道关键部位都进行全方位的严密监控。有效运用科学仪器检测以数据说话,而不是仅凭经验办事。 在整个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施工工地设立能够开展独立试验、检测工作的观察室和实验室,按核定频率对检测数据进行定期抽检和复检。
        (2)认真设计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能够起到规划蓝图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方案设计本身要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要通观全局,科学规范,施工方案设计之前,要对施工地段的电力、燃气、热力、通信、给排水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状况给予充分考虑,从而有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路线进行大幅调整,并避免市政道路刚竣工就埋管等低效率现象。
        (4)加强质量监控
        由于城市地下网管的复杂性,因此对施工测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在建筑项目的施工现场,必须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市场巡查,督促实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作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并坚持每天复查,避免地下导管出现碰头和擦边现象,工程完工后,承包单位进行自检,之后由监理公司派出质检人员进行复核,合格后签字验收,并将验收单交给现场管理人员。检测工作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发现问题要及时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给承包单位,要求承包单位及时地提供解决策略,在返工完成后,还要进行二次复查。
        五结论
        路桥工程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中有很多影响路桥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因素,因此,在路桥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些因素作出认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路桥所具有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符合路桥实际承载需求与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邱树才.桥梁安全性、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