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张月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张月
[导读] 摘要:钢构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设计、生产、安装、施工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身份证号码:13018219880118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钢构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设计、生产、安装、施工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尤其是在当前成型技术和炼钢技术逐步提升的趋势下,钢结构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因此受到建筑行业的广泛欢迎。高层建筑在当前社会中已经随处可见,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的同时,缓解了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提供了保障。将主体钢结构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是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措施。高层建筑施工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因此应该对主体钢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保障施工技术满足相关标准与规范,切实发挥主体钢结构的功能与价值。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技术分析
        前言
        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建筑用地不断减少,高层建筑成了缓解用地紧张局面的重要建筑形式。钢结构体系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较高的强度和较轻的重量,是钢结构的主要特点,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在当前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将通过介绍高层结构体系的基本内容,从施工准备、塔吊布置、钢柱安装和门窗工程安装等多个角度,对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与建议。
        1高层结构体系的基本内容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高度在24m以上,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在60m以上,在建筑抗震设计、防火设计等设计规范方面依旧存在不足之处。在选择结构体系时,除了应该考量建筑类型、使用功能外,还要对抗震等级和经济因素等加以重视,确保其质量安全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和剪力墙结构体系等,是当前建筑结构体系的主要类型。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
        施工图纸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工程质量状况,会审工作是施工准备环节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够对施工图纸的合理性与否进行评估,以实现不断优化与调整。对于施工图纸相关工艺技术和标准规范等,应该由监理人员进行审查,明确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对于施工图纸中“错漏碰缺”等问题的检查,则由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负责,防止施工进度和质量受到图纸问题的干扰。对于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检查,对于整个工程项目做好统筹规划,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意外因素影响。在审查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确保具备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新施工工艺的具体使用方法,制定针对性措施保障施工进度与质量。在施工中涉及特殊工种的情况中,应该确保相关人员持证上岗。对施工工期安排进行审查,确保其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
        2.2塔吊选择与布置
        在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施工中,塔吊是最为关键的机械设备,因此其类型选择与施工布置至关重要。应该综合考量施工场地条件、建筑物位置和钢结构重量等,确保塔吊的选择与布置便于装拆,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内爬式塔吊是施工中常用的塔吊类型,能够省去施工中加固楼层的环节,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与此同时,内爬式塔吊的使用也便于布设起重机。与附着式塔吊相比较,在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中使用内爬式塔吊,能够有效满足起重能力和幅度要求,同时在成本投入方面也较低。
        2.3原材料选择
        较大的导热系数是主体钢结构的主要劣势,而且在耐火性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而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耐火钢逐渐应用于钢结构当中,有效提升了钢结构的性能,促进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当前耐火钢主要分为B490RNQ和B400RNQ两种类型,能够满足结构钢对于钢材化学性能、可焊性、力学性能和抗冲击韧性等方面的要求。

使普通钢材失去承载力的温度大约在600℃,而对于上述两种耐火钢而言,150-220MPa是其在600℃环境中钢材的屈服强度值,可以有效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框-筒结构体系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当前高层建筑建设中的常用结构,其中制作费用占钢结构总造价的30%左右,钢材成本占40%左右,防火涂料成本占30%左右。为了对防火涂料的成本投入进行合理控制,因此可以应用耐火钢,确保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高层建筑的施工费用。
        2.4螺栓安装
        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是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常见类型。在使用普通螺栓时,螺栓中垫片数量应该在2个以下,杜绝用气割扩孔的方式设置螺栓孔,而且应该保障外露螺纹的螺距在2个以上。在使用高强螺栓时,应该对其复试单和合格证进行核查,确保平整的板叠接触面且在75%以上。0.8mm以内是边缘缝隙的合理范围,杜绝采用扩孔和敲打的方式进行穿入。还应该注意临时安全螺栓不能用高强螺栓来充当,并且对完成终拧后的螺栓进行检查,防止超拧和欠拧问题的存在。
        2.5钢柱安装
        钢柱作为一种竖向构件,决定着高层建筑的总体高度,以相关验收标准为依据对钢柱进行加工和制造。在吊装图的绘制当中,采用分区段的形式,在实际吊装过程中,楼板结构的吊装应该在整体框架梁柱结构安装工作之后进行。采用从中间向四周扩展的方式设置平面,在吊装中按照先主梁后次梁和先柱后梁的顺序进行,确保空间结构具备良好的刚度与安全性。将螺母拧在预埋螺栓中,并与基础面接触,在找平工作中严格规范水平仪操作过程,之后开展钢柱吊装工作。将缆风绳系于柱上端位置,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在测控钢柱时常采用的工具是水平仪和经纬仪,利用柱底脚板下的螺母对其进行微调。
        2.6钢构件验收
        在检查钢构件质量时,应该由专业人员在安装现场检查。对于由于运输原因导致的钢构件变形问题,应该采取针对性矫正措施。验收工作还应该重视构件纵横方向的安装中心线,确保其清晰易识别。
        2.7焊接
        为保证钢结构的稳定,焊条的质量应严格控制。通过专业人员对焊条的合格证进行检查,并在使用中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避免了焊缝出现焊瘤和裂纹等问题。对焊缝中的夹渣、弧坑裂纹和气孔等进行了预防,对焊工的资质进行了审查,避免了第一级焊缝未满焊和咬边的情况。通过对相关部位焊工的钢印进行无损检测,是保证一、二级焊缝质量的关键工作。焊接钢结构时,采用节点对称、结构对称和全向对称的方式。保证多层焊接时能实现连续焊接,对每层焊接中的缺陷都能及时清除。按上梁柱节点,下梁柱节点,中梁柱节点和梁节点的顺序进行焊接。同时,也要重视门窗安装工程。严密检查产品检验报告、钢窗合格证及钢窗外观,防止钢窗固定柱与钢窗有较大间隙。
        结语
        主体钢结构是保障高层建筑质量安全的关键结构,随着高层建筑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增,对于钢结构质量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应该综合考量高层建筑在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等方面的要求,对相关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合理控制。虽然钢结构的施工速度较快,但是也应该注重每一个环节的细节把控,满足相关施工规范与标准。
        参考文献
        [1]秦利明.高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区,2017,16(16):367-368.
        [2]曹伟,牛治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信息化建设,2016,21(1):215-217.
        [3]张仰福,刘晓玲,刘镇坭.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连接方法的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7(5):71-73.
        [4]孙余勇.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12):00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