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马骥
[导读] 摘要:要推进水产机械化发展,必须改变农机水产部门“隔行如隔山、老死不相往来”的思维定势,突破系统、行业和部门业务分割的局限,探索建立农机水产融合长效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多方面机制创新推动思想理念融合。
        中农环境工程设计河北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13012119890111xxxx  河北省石家庄  050011
        摘要:要推进水产机械化发展,必须改变农机水产部门“隔行如隔山、老死不相往来”的思维定势,突破系统、行业和部门业务分割的局限,探索建立农机水产融合长效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多方面机制创新推动思想理念融合。本文基于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纯农作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劳动力成本呈快速上升趋势。通过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监控、增氧、循环进排水、清淤、饲料投喂等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从技术层面基本解决了工厂化水产养殖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渔业生产劳动强度大、用工难等问题,提高了农户从事水产养殖的积极性,促进了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1我国水产机械发展情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水产养殖机械化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部分大城市郊区和商品鱼基地的池塘养殖生产中,主要的作业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这些环节包括池塘建筑、清淤、排灌和池塘管理,水质净化,增氧,饲料采集加工,投饲,鱼苗、鱼种及成鱼的活体贮运,鱼虾收获、孵化和育苗等。江湖、水库养鱼的机械化,主要是使用了拦引鱼设施,以及网箱设备,实现动力化和捕捞机械化等。
        1.1增氧设备
        增氧机用来增加养殖水体中水的溶氧量和改善水质,防止鱼类由于缺氧而浮头甚至死亡,可提高养殖密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加速鱼类生长。目前淡水养鱼采用的增氧方式主要有重力跌水式、充气式和表面搅水式3种。我国水产养殖机械化的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水产养殖机械中开发较早的是增氧机,主要包括叶轮式、水车式、喷水式、射流式及最新发展的风力增氧机6种形式。叶轮式增氧机研发最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池塘养鱼,约占全部增氧机总量的60%;而水车式增氧机则广泛应用在养鳗、养虾生产中,约占总量的20%。
        1.2水质检测、监控
        工厂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对水质要求较高。配备“U鱼”水质监控系统,选择在任一养殖池中和养殖池尾水排出口处设置检测点,24小时在线监测,水温、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值不符合水质要求时,需进行调控。(1)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养殖过程中的氨氮、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鱼体排泄的粪便、未吃完的残饵以及外源进水中的有机物碎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一是每天换水20m3。新鲜水取之于长江或者净化池塘,通过沙石过滤系统,有效地过滤新鲜水中的有机物碎屑。二是每天换水后再用清淤机清理池底。换水时能排出池底大部分废弃物,再用清淤机清理掉池角不能随换水过程排出的部分废弃物。补充的新鲜水体,降低了养殖池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2)溶解氧控制。即通过控制合理的单位养殖密度和24小时增氧来确保溶解氧指标符合养殖品种的要求。(3)水温控制。养殖池的新鲜水采自江水或露天净化池水,养殖池的水温随着补充的新鲜水的温度波动,当养殖池的水温高于30℃或低于6℃时,用水泵抽取18℃的地下水调节养殖池水温,将水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2渔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技术试验示范情况
        2.1机具选型引进
        引进常熟市智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ZS300型增氧泵自动控制系统10套,南通新佳机电有限公司的蟹塘专用割草机2台,金湖小青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投饲机10台、双头撒药机2台、电动船10艘;引进其他品牌的新型点式微孔增氧机5套、池边割草机2台、高速切鱼粉碎机1台、饲料搅拌机1台。
        2.2形成技术方案
        通过项目实施,在示范点基本形成了虾蟹混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方案如下:1)饲料加工。使用高速切鱼粉碎机+饲料搅拌机。2)投饲。使用电动船+电动投饲机。3)增氧。使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或自动控制设备+微孔增氧机。4)施药。使用电动船+电动撒药机。5)割水草。

使用蟹塘专用割草机。6)起捕。使用人工起捕。7)清淤。使用工程挖泥机或推土机。
        3现代化机械设备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发展趋势
        3.1促进增氧机向着节能消耗和可控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增氧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但是现有的增氧设备不仅具有低效率、高能耗的特点,而且还要过渡依赖于人工操作,所以,为了能够促进水产养殖业更好的发展,要注重提高机械化设备的水平,并且要对其职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善,这样一来,才能够促进机械化增氧技术的发展。增氧技术将会朝着节能消耗以及可控的方向发展。
        3.2水产养殖模式发展建议
        水产养殖模式需要转变。养殖模式的发展要符合“健康养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产”的要求。池塘养殖模式,需要通过设施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保证养殖水环境,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养殖用水,控制富营养物质的排放,修复养殖生态环境,达到“以水养鱼”的集约化高效生产的要求。工厂化养殖需要在水循环利用、节能及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和适用模式构建。养殖生产的机械化、数字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3.3现代化机械设备会朝着混合增氧的方向发展
        要想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就需要保证其增氧的效果,要充分借助多种不同的增氧设备,对水产养殖区域进行混合增氧,这样能够取得很好的增氧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使用混合增氧的方式,比如,在养殖南美白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孔曝气增氧机和水车增氧机进行混合增氧,这种混合增氧能够获得很明显的增产效果,也成为了机械增氧技术主要发展的趋势。
        3.4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重视与扶持水产健康养殖机械化
        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对农民购机实施补贴,政府政策引导与加大投入,带动与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机械化技术的宣传与普及,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下,我们制定了番禺区农机补贴目录,积极争取到区政府支持,成为全省首家获取区级财政补贴政策的区域。
        4社会效益分析
        1)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在水产养殖关键环节集成应用、示范、推广高效养殖技术,推动水产养殖从粗放经营向规范化、品质化精养转变,提升了淡水养殖产品的品质,带动附近养殖户走标准化、优质化发展之路。2)促进渔民增收。通过集成应用水产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示范点总利润增加2.52万元,亩均增收502元。辐射带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53.33hm2水面参照示范规程养殖,亩均增收400元,预计总利润可增加32万元。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水产养殖业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对于增氧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像物理增氧、化学增氧等都是一些较为常用到的增氧方式,但是使用次数最多的还是机械增氧方式。水产养殖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机械增氧,因此,对机械设备增氧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养殖产量,还有助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龙,蒋明健.重庆市渔业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召开[J].渔业致富指南,2019(05):12.
        [2]胥明山.建湖县高效设施渔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J].江苏农机化, 2018(02):39-40.
        [3]杨国花.贺兰县现代渔业机械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2016(04):18-20.
        [4]沈广树.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战略思考[J].中国农机化,2010 (05):3-5.
        [5]麻志宏.京郊渔业机械化发展趋势[J].北京农业,2010(09):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