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张黎明
[导读] 摘要:玉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并且用途广泛,不但可以作为粮食作物,也可以应用在食品加工以及饲料加工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睢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睢县  476900
        摘要:玉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并且用途广泛,不但可以作为粮食作物,也可以应用在食品加工以及饲料加工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其种植产量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想要获得更高的产量,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向着有利于玉米生长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对常见的病虫害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病虫害防治
        1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1地块选择及整地
        选好种植地块后,在玉米的种植区域要进行土地整理工作,玉米的根系极为发达且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其从土壤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和水分,这得益于它的分枝和根系的发达,在很多相对贫瘠的土壤条件下,依然可以满足玉米的生长所需。在选择种植土地的过程中,要选择土地相对平坦、质地相对疏松、土质相对肥沃、土层厚度和通透性良好的地方种植。选择好土地后,要确保土地的结构层良好、通透气良好,最后在平整细碎后进行玉米播种。
        1.2玉米品种选择
        良好玉米品种需要具备如下原则:首先,因地制宜地选则合适的品种,农户要深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所出发,选择更具备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情况的玉米品种,从而展开更有针对性的种植工作。其次,需要选择本身抗病、抗虫能力的玉米品种,从而达到在源头上降低玉米患病的可能性,帮助种植成效的进一步提升。再次,要选择市场口碑较好的品种,保证玉米品种的销路畅通,提升经济效益。最后,要保证农户对某一类的玉米品种较为熟悉,能够切实购买到正品,从而减小其他潜在的隐患和问题出现。
        1.3查苗补苗,中耕除草
        在玉米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中,人们应该及时做好田间查苗工作,如果发现有缺苗的问题出现,一定要及时利用统一品种进行补种,或者是从密度较大的地方将玉米的幼苗进行移栽,完成玉米的补种工作。在玉米生长出3-4片叶子时首次间苗,当生长出5-6片叶子之后进行定苗。在进行定苗时,应该秉承去杂留存、去小留大以及去弱留强的基本原则。在玉米定苗阶段,需要对缺苗之处采取保留双株的方式予以补偿,而其他的情况则需要保证在各个定植穴内留下1株健康的幼苗。玉米苗期的根系对土壤的反应比较敏感,因此需要在玉米封垄之前进行2-3次中耕除草,为玉米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创造良好环境。此外,在玉米定植阶段要完成1次中耕除草工作。待玉米叶片生长到10-12个时,完成第2次中耕除草工作。
        1.4合理的施肥
        在玉米施肥中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在基肥使用中要重视钾肥和磷肥的使用。如果土壤肥力下降,基肥的肥力不够,种植人员可以施加适量的种肥。需要注意的是,在施肥过程中要使用穴施和条施的方式,为了防止烧苗问题,将肥与种子分离开或者将肥与土混合在一起。为了有效保证玉米的产量,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其中氮肥的使用数量较多。在玉米的幼苗期虽然对肥量的需求较小,但是却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如果在幼苗期,玉米严重缺氮,那么将会出现不形成果穗和空杆的现象;如果玉米苗轻度缺氮,将会出现老苗的现象,进而大大降低玉米的产量。在玉米的拔节到开花期,如果氮肥的供应量不足,将会影响玉米正常发育,降低百粒重。玉米对磷肥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对氮肥的需求量,在玉米苗根系发育、色泽和品质改善中磷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玉米苗缺乏磷肥,将会不利于籽实的形成,导致玉米严重减产。玉米苗在生长过程中对钾肥的需求和吸收较早,在孕穗期对钾肥的需求量较多,在开花期对钾肥的需求量最多,在生长的后期需求量逐渐减少,因此种植人员要尽早施钾肥底肥。在玉米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土壤养分的实际供给量、计划产量、肥料的利用率来确定施肥的数量。北方地区雨水少、肥效较低、气温较低因此应该提早施肥。在追肥过程中要保证深施,这样可以有效增加肥效,增加根系的深度,进一步扩大玉米的吸收面积。


        1.5科学的灌水
        灌溉是玉米种植肥水管理的重要部分,合理的灌溉既能满足玉米植株生长所需水分,也能防止水分过多而导致涝灾。玉米种植管理中的合理灌溉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玉米生长发育需求、降水条件以及土壤养分等,但凡未科学考虑其中任一因素,都可能导致灌溉水过多或过少,影响玉米植株生长,不利于优质高产的有效实现。其中在出苗后30天之内通常不用灌溉,而是应当进行抗旱蹲苗。
        1.6合理的耕作
        耕作是为了给玉米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合理的耕作措施可以协调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水肥料利用率、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损失等诸多优点。不同的地区配套适宜的耕作方式能够优化土壤环境,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从而事半功倍获得高产。例如,我国东北部松嫩平原西部半干旱地区,大多采用旋耕垄作的耕作模式,垄作不仅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储水能力、降低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为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也能够通过起垄而增加土壤光截获面积,增加土壤温度。合理的耕作措施能够为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营养生长期能够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以及地上部茎秆和玉米叶片的生长发育。耕作方式会因不同的土壤类型而有所差异,在土壤相对紧实的地区要以疏松土壤和活化土壤为主。
        2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2.1粘虫的防治
        幼虫食叶,可将玉米作物叶片食光,具有群聚性和暴食性,成虫具有迁飞性,潜伏在田间,夜里活动产卵,孵化后幼虫会聚集植株心叶以及叶背上,影响植株生长发育。主要防治方法为:稀释抖克、金世纪、莫比朗、千克虫喷雾处理,或者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2螟虫的防治
        玉米螟幼虫也是一类对玉米生长有着严重负面作用的病虫。玉米螟幼虫会侵袭玉米的嫩叶、茎秆等位置,使得玉米无法正常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选择合适的颗粒剂能有效缓解这一症状,但颗粒剂会有一定的依赖性,不利玉米的长期种植。因此,伴随我国农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发展,一类以生物防治为方法的玉米螟幼虫杀灭方法应运而生。即引入玉米螟幼虫的天敌——赤眼蜂,利用生物界的食物链进行防治工作,能够在不伤害玉米农作物本身的同时,达到了杀虫的目的与效果。此外还可当花叶达到20%时防治,用1.5%或3%辛硫磷、1%杀螟灵以及0.4%敌杀死等颗粒置于心叶内进行化学防治,当危害达10%时,可拌毒土置于穗节叶腋,也可采用瓢虫、叶蜘蛛等具有捕食性的天敌实施防治。
        2.3大斑病的防治
        大斑病是影响玉米正常生长的常见病害之一,发病位置主要为玉米叶片,如果不能对发病位置进行及时处理,病害将进一步扩散,影响苞叶与叶稍位置。在大斑病发病初期,叶片表面会出现大量的灰色小点,这些小点会沿着叶脉不断扩散、增多,叶片中间逐渐变为黄褐色。如果遇到湿度较高的情况,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叶片上出现大片大斑,严重时会出现霉状物,进而感染苞叶与果穗。对于大斑病的防治,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其次,采取彻底翻土、换茬种植的方式,降低土壤中的病菌数量,预防大斑病的发生。再次,对于已经感染大斑病的玉米植株,应及时将病叶清除。最后,为玉米喷洒能够预防大斑病的农药。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玉米产量直接影响着种植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本文介绍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种植人员提供一些帮助,提高玉米的产量。
        参考文献
        [1]侯智勇.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41.
        [2]王志刚.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21):119-120.
        [3]黎媛.南方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探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5):95-96,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