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马志安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马志安
[导读] 摘要:近几年,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地质矿产绿色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但是怎样把地质矿产的勘查工作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有机融合,并实现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急需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663099
        摘要:近几年,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地质矿产绿色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但是怎样把地质矿产的勘查工作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有机融合,并实现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急需去解决的一个问题。上述问题不只是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社会各种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地质矿产的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借此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矿产勘查;地质矿产;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环境保护
        引言
        对于生态文明而言,它的宗旨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环境持续且平等的发展。当前,生态文明的形态不只是在人类社会精神和制度等方面有所体现,而且还逐渐深入到自然环境的发展以及存在等方面,因此我们一定要把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与我们人类长久进步放在同等地位进行看待。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里,矿产资源的勘查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对于生态环境具有着一定的破坏性,即地质矿产的勘探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本篇文章就对此进行的简单分析。
        一、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的阐述
        1.矿产勘查
        所谓的地质矿产勘查实际上指的就是按照地质勘查的相关理论,让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荒郊外开展一系列的地质勘查、搜集、分析以及整理大量有关地质情况信息等工作的前提之下,通过地质的测量与探测等诸多方式,获得一些相对科学以及可靠的有关地质矿产的资料。这种资料一般需要先借助专业的勘查设备(例如专门用于矿产勘查工作的显微镜等)来对地质取样的土层结构做精确观测以及分析,最终得到有效的地质矿产勘查的结果。
        就目前来看,地质矿产勘查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首先勘查项目分布的范围相对较广。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较为辽阔,在广阔的土地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地质矿产勘查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进而使得勘查项目具有了分布范围极广的特点。②其次,地质勘查项目的勘查环境较为恶劣。通常情况下,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郊区或者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属于典型的荒野性质的工作。诸多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场地都处在环境极为恶劣、人迹罕至的山区,几乎没有工作和生活所必须的水、电、通讯以及交通等,进而决定了此类工作过程艰难、环境艰苦的状况。③再次,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工作周期较长。由于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过程较为繁琐,包括有项目的立项、综合的论证、野外场地的勘查准备以及实施等,同时每一个环节往往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导致了项目整体勘查的周期比较长。④最后项目勘查中的不可控的因素较多。因为地理环境还有天气等一系列不可控的因素都会影响地质矿产勘查,尤其是在实际的勘查作业过程中实际的地质条件可能会和之前的预想产生极大的偏差,所以最终可能会导致勘查的方案不得不进行临时的调整与变更。
        2.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多指的是形成一个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宣传绿色低碳式经济,推动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所具有的重要性来看,它是我们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相关的环境保护单位应当得到国家政策大力的支持与优待,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指引着绿色低碳化产业向着正常的方向所发展,并积极寻求一些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等科学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二、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因为在进行地质矿产勘查作业时往往需要使用一些破坏性的勘查手段,所以可能会对矿区附近的生态情况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并且部分的勘查项目由于环保处理方式不科学还会造成水源以及空气源的污染等问题,由此看来开展满足环保标准的矿产勘查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其具体的影响主要如下:
        1.会对水资源进行破坏
        当前,矿产开采工作会导致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坏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简单来讲就是在矿产的开采过程里,水资源会遭到破坏,原本清澈透明的净水会变为污水,进而让原本的多水地带成为干旱地带,因为水资源长时间大量的浪费,最后地下的水井也会逐渐干枯,最后完全消失不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间接的破坏方式,也就是对矿产资源大量开采,会使地质表面原本的湿润被严重的剥削,进而让有水区转变成为无水区,最后演变成为静止水,即干枯,而且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里必然会排放出大量废物,这同样也会对水资源造成二次破坏。


        2.会对植被资源造成破坏
        在开展矿产资源的开采作业时,植被同样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首先诸多废弃物会侵蚀土地表层,进而对土地表层生长的植被产生严重破坏。例如说废石和煤石等固体的废弃物肆意的堆积丢弃,从而影响到周围的原生植物,同时还会对附近一切的植物群落正常的生长造成影响,长此以往,必将会形成恶性循环,进而让土壤的植被愈来愈少,最后彻底的消失在土壤当中。
        3.对周围的建筑造成破坏
        因为在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时往往需要用到钻探勘查等手段,而在进行钻探勘查时又必需要借助钻机才可以实现正常的作业,但是钻机的体积相对较大,很难直接进行运输,所以必须要预先进行准备,例如说提前进行铺路、修路以及土石的开挖等辅助性的工作,从而可能会影响周围土地的地质,最终导致在后期出现严重的塌方等问题。
        三、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质矿产勘查协调发展的理念与措施
        在对多年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质矿产勘查的工作经验与理论进行总结之后得到了以下几个具体的措施。
        1.要依照发展以及联系等观点,让两者实现有机的结合
        在我们人类的经济以及社会稳定发展过程中,矿产资源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其是物质基础,但是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稳定长久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与破坏。我国现阶段仍旧属于发展中国家,怎样才能保证经济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的协调化发展还有统筹兼顾已经变成了当前最重要也是急需去考虑的一个课题与使命。
        2.要优化地质矿产勘查技术,从而给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对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而言,它是当前地质科学以及地质工作里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在进行勘查工作时必须要满足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且积极的使用现阶段最为前沿的勘查技术来进行勘查作业,从而避免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借助研究以及应用新型的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来使矿产勘查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进而降低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影响,从而实现人和自然共同稳定的发展。②借助开展地质勘查的填图工作,来将偏远地区所缺失的资料进行及时填补,这给矿产资源有效的勘查带来了大量的基础图件,而且也给国家的空间资源科学规划、重大工程的选址以及生态环境的治理等带去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了其所具有的整体生态效能等作用。③为了保证可以满足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我国在进行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时还开展了资源缺失型地区的找水工程以及矿产污染土壤的修复工程等等,从而发挥出了我国矿山复绿的示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3.要构建以及完善我国独特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想要实现上述目标,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就必须要先构建并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法规,同时制定出与之对应的具体规则,从而使各个部门能够对自己的职责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加强相关的监督以及检查力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坚持执行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节约等基本政策,进一步健全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查还有合理开发的保护工作,从而有效的减少甚至是避免严重环境问题的出现,进而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的优化,最终让其发挥出显著的先行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矿产资源的勘查是我国诸多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然而其在现阶段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所以,各个勘查单位一定要重视与加强相关的环保工作,确保其所具有的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就目前来看,我们需要适当结合国内与国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矿产勘查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与优点,充分吸取其中失败的教训,进而让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实现和谐的发展,最终为中国健康的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参考文献
        [1]赵玮森,杨家豪,张苏苏.新时期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手段及方法浅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12):267-268.
        [2]马骋,张福良,雷晓力,赵元德.国外绿色勘查环境管理经验与启示[J].现代矿业,2019,35(10):1-4.
        [3]李佳.简析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9(15):264-265.
        [4]覃兴涛,黄志伟.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 (23):275-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