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 刘晶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刘晶晶
[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和离不开资源的供应,采矿工程是一项风险较高的行业,极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因此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长治县雄山煤炭有限公司第五矿  山西长治  0471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和离不开资源的供应,采矿工程是一项风险较高的行业,极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因此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随着煤炭资源开采程度的日益深入,采矿技术以及施工安全等问题成为采矿企业的关注重点。基于此,采矿单位在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时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采矿;技术;施工安全
        1采矿技术
        (1)硬顶开采
        经过研究调查发现,在矿产开采的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硬顶开采法,该项技术是由两种比较相似的类型所构成的,一种叫做硬顶煤形式的开采技术,另一种则叫做硬顶板形式的开采技术,虽然这两种煤炭开采技术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仍然有一定的区别,硬顶煤形式的开采技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开采技术,而硬顶板形式的开采技术则具有非常明显的控制性。因此在对煤炭开采技术进行选择时,应该根据煤层的深度以及煤块的大小进行合理选择,当所开采煤块度相对较大时可以采取硬顶开采的技术,但这种技术风险较大,因此在选择时应该进行慎重的考虑。通过对不同开采技术的选择,从而不断的提高矿产开采工作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人工作的安全性[1]。
        (2)倾斜厚煤层开采
        倾斜厚煤层开采技术具有一次性开采的主要特点,这种采煤技术主要是针对具有缓倾斜且围城交互的区域所使用的,在应用倾斜厚煤层开采技术时需要对支架结构进行不断的强化,从而来阻止顶梁焊缝的开裂以及四连杆变形或滑倒等问题的出现,为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
        (3)填充开采
        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一些已经开采过煤炭的地方进行其他材料的填充,通过对已经开采过的地方进行填充,可以减轻工人采矿时作业面所受到的压力,从而降低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等问题的出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预防可以有效的对煤炭开采工作实现更为安全的辅助。
        (4)智能开采
        在互联网技术和科技不断的发展下,智能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项技术的使用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的依托,取代了以往的纯人工开采的采煤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炭开采的效率,也是未来矿产开采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虽然智能开采技术在目前的矿产开采中仍然是一项不够成熟的技术,但相信在未来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一定能够带动智能开采技术的应用。
        2采矿工程作业风险成因分析
        2.1企业安全意识淡薄
        采矿企业施工安全管理是企业运作的基本管理模块,是保证企业稳定有序发展的必备条件。然而国内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一味地追求开采施工效率,而忽略了一系列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没有按照规定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细化落实。同时,部分采矿企业基层管理人员自身就缺乏一定的安全管理能力,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奖惩条款。导致企业内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流于表面,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2]。
        2.2岗前培训不到位
        目前国内基层采矿施工工人大都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足。因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要在施工工人投入生产之前,对其进行施工安全培训。但是部分企业对岗前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基层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施工安全检查、应急处理的能力。同时,针对部分复杂多变的开采施工环境,部分企业进行的岗前施工安全技能培训所针对的施工环境不够具体,而是死板的套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环节以及培训流程。导致这些企业的岗前安全培训工作也流于表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培训效果,且岗前培训内容本身的应用价值也得不到保障。
        2.3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采矿施工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施工环境,且施工风险也会动态的随着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而发生改变。但是部分采矿企业没有充分考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动态性,没有构建更加全面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且对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具体的奖惩制度设置过于死板,导致企业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收效不大。
        3采矿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3.1做好预防工作
        采矿企业想要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重视采矿工程的施工安全性。采矿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只有做好安全工作,才能够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3.2建立合理化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在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过程中,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对矿产开采环境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且全面的设施,对防护栏以及支架等进行加固处理;为采矿工程的建立提供更为稳定的环境,继而降低矿层中不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安全事故问题;(2)对采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全面管理,确保每一为采矿工作人员能够在采矿过程中重视相关注意事项,与此同时掌握事故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为采矿工作人员加强保险力度,增加投保金额,有效进行风险转移,保证矿产企业的经济能够又好又快发展;(3)在施工安全的制度管理方面,需建立科学化且合理化的管理制度,从而降低矿产开采时的不安全事故发生率[3]。
        3.3细化采矿技术,提高技术应用的安全性
        细分采矿技术可消除潜藏隐患,不断提高技术应用安全性。例如,在穿孔操作中,注重高压线与钻车之间的距离,机架与台阶外缘的距离最少要超过5m。以钻车为例,其主要任务是穿孔,在设备整个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需立即停止相关工作,加强对设备器械的维护,采矿装载过程中,需提高对采矿工作人员的安全重视工作,在挖掘过程中佩戴防护装置,禁止在操作时出现一系列不安全行为。在装载过程中,加大夜间的照明强度;在运输过程中,明确列车的具体运输路线,避免铁路和汽车交叉,在自卸翻斗汽车操作时切忌工作人员靠近,防止人员安全伤亡。
        3.4提高采矿企业的科技水平
        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采矿企业的角度来看,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对安全管理的工作提高具有重要价值。采矿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研究采矿工程的安全生产内容,积极推广科技成果,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矿企业必须注重优化采矿工作的内部环境。
        3.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采矿工程的施工与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全体员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需全体人员共同参与。采矿企业的各级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参加,最终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
        3.6提高基层安全的体系建设
        现阶段来看,部分采矿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未重视安全施工工作,因此存在以下情况:(1)重速度轻安全;(2)重产量轻安全等。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必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行德育培训,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完善的基层安全体系以及相关奖惩拌饭,确保安全管理体系能够被落到实处。
        结束语
        采矿企业要依据不同的采矿环境来选择合理的采矿技术,同时也应该考虑采矿技术本身的效率性和安全性等特性。尽量在采矿技术选择上,把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大多数的采矿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是由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建议各采矿企业应该从加大企业施工安全管理人力物力投入,严格落实采矿作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岗前培训制度,确保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基层施工人员也能具备必要的施工安全意识和临场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预防、自救等能力,以及构建更加全面完善的企业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从技术革新、相关人员素质提升、设备质量、施工流程科学化标准化等多个角度同步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晓冬.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8,30(8):189-190.
        [2]杨培民.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5(33):102.
        [3]张世宏.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23):3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