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噪声污染现状与监测分析 张艺彬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张艺彬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城市交通的迅猛发展,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已逐渐突出。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保山市生态环境监测站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城市交通的迅猛发展,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已逐渐突出。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如何积极做好环境噪声污染监测工作,是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从环境噪声污染的概念及成因出发,分析了我国环境噪声污染的现状,随后重点探讨了环境噪声污染的监测技术和应对措施,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广大环境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环境噪声污染;现状;监测分析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城市现代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和娱乐设施的逐渐丰富,环境噪声污染也将到来。噪声污染投诉的数量一直很高,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秩序,而且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在如此大的环境中,迫切需要针对环境噪声污染问题进行调整和变化,实时监测污染,并采取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积极地保护人们舒适的社会氛围。
        2环境噪声污染的概念及成因
        2.1噪声与环境噪声污染
        在过去盲目追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到处都有噪声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污染,通常是看不见的,因此常常被人们忽略。实际上,噪声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不亚于其他污染。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噪音是指所有对人类不利且可能令人讨厌的声音。噪声污染是指超过国家标准的环境噪声排放,这种噪声的排放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具体而言,环境噪声污染是指工程建设和车辆交通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排放标准并干扰周围环境。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污染,与空气污染有本质区别,简而言之,环境噪声污染具有即时性,多发性和局部性的某些特征。具体而言,它形成的污染不是特定的污染物,它不是持久性和累积性污染,但易于产生且难以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一般分为生活生产噪声和交通噪声。前者受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绿化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后者则受道路布局和道路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2.2环境噪声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主要由生活噪声污染和交通噪声污染组成。生活噪声污染来源于商业活动、娱乐活动等方面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污染包括各种车辆发出的噪声,这是对周围环境和人类最有害的噪声污染。另外,工业生产中会形成噪声,这种噪声污染的危害也很大,这通常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运行所产生的。总而言之,这些类型的噪声污染是短暂的,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并且不会长时间积累。噪声污染造成的危害是间接的且缓慢的,但不容忽视,必须加以控制和处理。
        3 环境噪声污染现状
        2016年,全国32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开展了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监测点次总达标率为92.2%,夜间监测点次总达标率为74.0%。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0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6.8dB(A)。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功能区监测点次达标率、区域及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均劣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下图1所示为2016年全国城市各类功能区监测点次达标率图。
 
        图1  2016年全国城市各类功能区监测点次达标率
        4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技术与措施
        4.1监测技术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创造性的变化。它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环境噪声污染产生过程复杂,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包含大量复杂的环境因素,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处于实时变化过程之中。通过全天候智能化自动环境噪声污染监测系统,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环境噪声的实时同步监测,为管理人员提供实时准确的噪声监测结果,有效掌握环境噪声污染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的常用方法通常包括控制声源的方法,控制传播通道的方法,合理的区域规划和增强的噪声管理。在此,作者主要介绍GIS和CDMA1X信息监测技术这两种监测技术。GIS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监测技术,它能够有效采集、分析并存储监测数据,并在显示屏中输出显示,以直观的图像界面展示给监测分析工作人员,使其在噪声污染监测过程中发挥了非常良好的作用。GIS可以实现对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科学采集管理,进而对其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价,最终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真实客观的参考依据。而CDMA1X则是一种新型的承载业务技术,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处理服务,环境监测部门通过在各个监测点布设监测装置,最终通过CDMA1X设备将监测数据传输回监测总站,进而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提供支持。
        4.2监测措施
        对区域环境噪声污染进行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反映噪声污染的空间分布情况,积极对声环境质量水平展开评价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在难以控制声源噪声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吸声或隔声技术来控制其传播路径。监听分别在昼间和夜间进行,在指定时间内给每个监测点进行监测。同时,有必要记录和划分噪声源,例如家庭噪声,交通噪声和工厂噪声等。昼间进行的监测工作应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监测,并应分布到整个正常工作期间。夜间监测也是如此。监测时间必须避免诸如假期之类的时间段。对监测结果要严格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昼间与夜间的整体平均噪声水平。对于交通噪声而言,这类噪声是能够人为控制的,可以通过加强车辆检测,制定车辆运输管理制度来进行有效治理。
        5结语
        环境噪声污染问题是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关键污染源之一,因此大力加强环境噪声污染监测对人类而言意义重大。环境噪声污染应当跟其他污染问题一样甚至更加值得引起重视,要积极发现噪声源,并采取措施治理。这就要求相关的环境治理部门要充分认识环境噪声污染的危害,深入研究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技术,有效监测和控制环境噪声污染,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宜人的生活氛围,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旭.浅谈当前噪声污染情况及环境噪声监测问题及对策[J]. 农家科技旬刊, 2015(2):31-32.
        [2]刘晓森. 浅谈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特征与防治对策[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1):51-51.
        [3]杨文娟. 清镇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17(8):34-35.
        [4]吴云. 简析环境保护中的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控制[J]. 科研, 2016(12):00026-00026.
        [5]张乃琦. 浅谈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成因及控制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 2016(5):66-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