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 张元圆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张元圆 周晓蕾
[导读] 摘要:地下水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以及生活的长远发展,在当前的地下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准确可靠的监测,只有充分掌握地下水环境的准确数据,才能够保证地下水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本文基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展开论述。
        北京国环建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摘要:地下水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以及生活的长远发展,在当前的地下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准确可靠的监测,只有充分掌握地下水环境的准确数据,才能够保证地下水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本文基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
        1中国地下水开发的基本情况
        首先,地下水的水位出现了下降漏斗现象,这使得地下水出现了区域性的结构失调情况。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开采力度的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也不断增加。其次,人们对地下水的抽取导致水位不断下降,这可能会导致土质疏松情况的出现。当土质疏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面地面下降的状况,对环境建设造成不良的影响。除此之外,随着人们对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地下水当中的淡水层会出现下降的情况,从而导致咸水层开始向淡水层不断涌入。这一现象的出现会使得地下水当中的水环境被破坏,甚至出现环境失调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评价十分必要。
        2地下水环境所面临的形势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口逐渐增加,工农业发展迅猛,地下水开采量开始增加。地下水位下降不仅降低了原本比较集中的供水地区的供水能力,而且造成了水厂持续改建与扩建,不断寻求全新的水源开发地,导致局部地表植被严重退化、地下水断流等环境问题出现。上述情况在各大城市都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大面积地面产生沉降问题,如长江三角洲区域等。其次,地下水质量劣变。现阶段地下水环境比较严重的问题当属地下水质量劣变。早期实行的地下水环境地质调查专项报告中指出,国内90   %的城市地下水被有机与无机有害物质所污染。环保部门、水利部门等对地下水环境情况进行了调查评估,发现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因而对地下水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调查是很有必要的。
        3存在的问题
        3.1地下水污染非常严重
        我国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比较严重,而影响地下水出现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部分企业会出现大量的工业废水等,若无法指定有效的地下水防范措施,这些工业废水、废渣就会在雨水冲刷和地表渗透的影响下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不利于地下水环境的整体质量。比较严重的情况还有,若是工业废水和废渣包括重金属、石油类的污染物,那么这些污染物在进入地下环境后,造成的污染是长久性的,实施治理的难度就会明显加大。农业发展带来的污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畜禽粪便等引发的污染。在种植过程中,化肥会在土壤中大量堆积,在灌溉还有雨水冲刷的影响下,污染物会随着径流、测渗等方式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畜禽养殖和屠宰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和畜禽粪便,若没有完善的防治措施,便会通过土壤和水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3.2监测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在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时并没有予以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在学科设置上并没有对地下水学科进行合理科学设置。现阶段,我国的地下水专业既不属于环境科学,也不属于水利工程科学,对其进行划分时,仅仅是将其作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属于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小学科。在水利工程学科中,地下水学科是边缘学科。这就导致我国在对地下水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时,并不够重视。这会导致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严重影响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水平以及人才培养效果。其次,在当前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中的投入力度也相对较低。我国在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和防治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治理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取得见效的地表水污染问题,而对长期性隐蔽性的地下水污染并不够重视,并且投入力度也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地下水污染以及地下水水质的劣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当发现地下水污染以及地下水水质劣变时,表明地下水的环境情况已经十分糟糕。

而到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的资金投入力度也相对较低,并且对水质样品的污染物进行分析时,也没有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分析,导致地下水污染物分析结果的全面性以及准确性不足,严重影响地下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性。
        3.3地下水储量锐减
        近年来,我国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明显增加,为了保证水资源充分利用,加大了地下水开采强度,造成部分区域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严重破坏含水层,导致地下水位降低,严重时会产生地下水漏斗。相较于地表水来说,地下水补充速度缓慢,一次河水循环只需要20天,但地下水循环周期达到1400年,地下含水层、蓄水层形成时间较长。因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地区人们地下水开采速度远远超过地下水补充效率,导致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处于一个恶性循环,对地下水环境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有统计表明,现阶段工业用水量在总地下水量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9%,并且体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随着地下水含量减少,将造成蓄水层储水量永久性缩减。而加大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可帮助技术人员掌握地下水开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水环境保护措施,促使水资源保护效果更好。
        4污染治理举措探索
        4.1强化预防与监测预警工作
        就强化预防方式而言,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构建科学的地下水环境管理与环保监督机制。与饮用水源保护地区和供水安全没有关系的项目、建筑物与垃圾处理厂等污染源应当及时清理,拟定环境应急预案。此外,对于监测预警工作而言,需要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机制,频繁监测厂区与四周地下水环境。在实际开展监测工作时,如果发现地下水环境受到了污染,需要在第一时间拟定出合适的举措以解决污染问题。需要及时了解污染源和路径,采取截流与抽水等方式,将已被污染的地下水及时排出,也可以修复污染地下水,避免其持续扩大。尽可能避免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采用防污阻隔的方法,预防污染物进入地下层。
        4.2地下水环境的监测
        地下水环境监测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地下水的水文情况,及时地监测水质情况,以此为基础判断地下水的水流情况、化学组分和分布情况,为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并预测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如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是一级、二级的情况下,相关人员需要监测整个区域内的丰水位、平水位、枯水位和水质。在评价等级是三级的情况下,需要监测枯水期的水位和水质,在分析水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水质的特征污染物,为准确判断地下水水质情况提供支持。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政府部门应改善水污染问题,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文地质勘察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关键,其主要内容是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和试验、地下水环境监测等,常用的勘察方法有布设监测点、监测地下水情况、获取地下水文参数等,相关人员还需要做好抽水和渗水试验,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畅.某工业园区规划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2]马超,李立伟.天津某石化仓储场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J].陕西水利,2019(04):105-108+110.
        [3]焦艳军,李烨楠,霍小鹏.净化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04):175-180.
        [4]吴琼,徐小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2):14+16.
        [5]肖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3):80-81.
        [6]赵斌.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以某拟建项目为例[J].节能与环保,2019(01):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